“娘,疼!”二丫疼得直掉泪,脚肿的像癞蛤蟆一样。
孟三娘夜里让二丫跟着自己睡,把二丫的脚揣进自己的怀里,不停地用手揉着。
二丫的脚终于保住了,孟三娘让她哪里也不要去,这个冬天就缩在被窝里,跟着姐妹们学着做鞋绣帕子得了。
“他爹,这钱,再多,咱们以后也不赚了,谁愿意赚谁去赚吧,”
晚上孟三娘和宋友田一人一头,躺在床上聊天,孟三娘对宋友田说,
这次去送货,挣了二两银子,二丫差点把脚冻残废了。
“咱家里有一些积蓄了,吃的粮食撑到明年新麦下来也没问题,这些日子就等着过年吧,少出门,够孩子们吃的用的,也花费不了多少银钱,”
孟三娘手底下积攒了不少钱了,打算过年后,去给宋安顺找个私塾问问。
“看咱家阿顺这个身子骨,种田那是不行的了,让他去学堂念上几年书,不图考上秀才,能以后去镇上做个账房先生也行,”
孟三娘说,大哥宋友仕的大女儿大凤,近些日子要定亲,听说嫁到了南边的双山镇上,男的就是在一家药房里做账房伙计,这让姚氏得意地不行。
女儿嫁到镇上,男人识文断字,是账房先生,总比以后在田里当泥腿子要好,有出息,以后说出去也好听。
“嗯,我也问了大哥,北面村里姚家庄有个秀才,在集上开了个私塾,收几个学生,大哥和那姚夫子认识,说是他的同门师弟,他帮忙给打个招呼过去,让阿顺跟着,先去开了蒙。”
大凤快要订婚,宋友田白天去大哥家里帮忙陪客,顺带着问了宋友仕几句关于孩子上学的事。
宋天龙在镇上念书,那是托了姚氏娘家人,宋友田不敢想自家儿子能攀得上这样的高枝,偏偏千庙村这里又没有正式的学堂,想要开蒙,还得去别的村上。
那个姚夫子自家村子比较小,也就是几十户人家,收不到学生,所以,就在千庙村大集北面,租了村里的一处房子,在千庙村开了私塾,收几个学生,以此度日。
据说,这姚夫子也是考了多年的秀才,直到快三十岁了才考中了,日子过得稀巴烂,除了会教点书混点饭钱,日子过得也不富裕,听说家里有个很厉害的婆娘,成天嫌弃他不赚钱,是个典型的妻管严。
“过了年,先送阿顺去姚夫子那里读着,等着够了年龄,再去别的村里学堂上吧,”孟三娘说,附近村子有学堂,西寺村的学堂比较有名,村里几户人家的孩子都去西寺村念书,虽然离千庙村不远,也就是二三里地,但是孟三娘觉着儿子太小了,这么小就送过去念书,一整天都不能回家,她可不放心。
还是等到儿子再长大点,六七岁了,最好有个伴,然后再去西寺村上学。
“嗯,等年后我找姚夫子问问,拜师礼需要什么,顺带找机会把阿顺带过去,认认夫子。”
宋友田说,听说姚夫子收学生还看人来,不是什么孩子都收的。
“咱家阿顺肯定没问题,懂事聪明又有礼貌,人见人爱的小家伙,”
孟三娘对儿子自带滤镜,看自家儿子那是哪哪都好。
她相信,夫子见了阿顺肯定会喜欢。
孟三娘手里有了钱,人也有了底气,她仔细算了算,这一年下来的收成,加上这些日子宋友田带着大丫二丫她们挖白茅根,抓爬叉,还有宋安顺卖白茅根莲子粥等赚来的钱,加起来,足足有三两银子外加八百六十六文钱!
这可是好大一笔钱,不能往外说,孟三娘心里欣喜不已,连宋友田她都没有说实话,这笔钱,留着供儿子念书,另外,几个丫头很快就要长大了,接连说媒,出嫁,也都需要钱,
唉,想到这里,孟三娘就觉着还是儿子好啊,女儿都是赔钱货,纵使儿子以后盖房娶妻花彩礼,那到最后媳妇和钱都还是到自家里来了,嫁闺女,那可是陪嫁多少都得送出去,全都是赔钱的买卖。
孟三娘看着宋安顺,那是越看越喜欢,打定了主意不能让他以后在田里受苦受累,提前做准备,把儿子送进学堂里。
“当家的,等过年开春,天气暖和了,咱们就去拜托大哥帮忙联系个夫子,先给阿顺开开蒙,咱阿顺这么聪明,可不能落在了别人后头。”
孟三娘悄悄对宋友田说,她斜着眼睛示意外面胡同里斜对过的老二家,
“看看二哥二嫂家那几个男娃,大勇二勇,都不学好,这没事做了,成天蹲在老四家的牌桌子边上看打牌赌钱的,他们能学好就怪了!”
冬天地里没活,宋友仁和赵香芹家的大勇二勇每日里在街上游来逛去,在四叔宋友俊的牌场里一蹲大半天,跟着宋友俊混吃混喝,指不定以后成了街溜子,确实学不了好。
三勇倒是个老实孩子,小时候发烧把脑子烧坏了,有些傻乎乎的,整日里就惦记着好吃的,恨不得把家里翻个底朝天,鸡窝里的生鸡蛋,趁着热乎劲儿,他都能偷着喝了,吓得赵香芹,但凡听见家里的老母鸡咯咯咯叫着下蛋了,就赶紧去鸡窝里把鸡蛋拿出来,生怕三勇这个傻子给偷喝了。
没办法,漫长的冬天正是青黄不接的日子,秋粮快没吃的了,夏粮都没有下来,家家户户只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像大勇二勇这样的半大小子(大勇十四,二勇十二,)正是疯狂长个头的年纪,吃的比宋友仁两口子都要多。
四勇五勇还小,偎在赵香芹身边老实待着,不乱跑,大勇二勇那个头比宋友仁都要高出大半头了,根本管不了。
所以,每当孟三娘看到自家宋安顺那懂事乖巧的模样,心里就甜滋滋的,阿顺虽然比不上老大家宋天龙长得个头高,模样帅,(宋天龙十五岁,已经长开了,个头随了宋友仕,身材高挑,模样随了姚氏,相貌俊美,倒是个天生的帅哥坯子。)
但是自家阿顺比起老二家的几个混子傻子,那还是要强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