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机
一个莫得感情的推书机器

第4章

这些时日朝夕相处,三人早已默契非常,对这位少年更是钦佩有加。

贾欢虽年仅十二三岁,顾千帆二十有余,顾廷烨刚及弱冠。

但二人竟皆愿以这少年马首是瞻。更因承袭项羽武勇,贾欢身姿英挺,除却稚嫩面容,任谁都看不出他只是个少年郎。

“我先送林妹妹回府,明日再往盛家与诸位会合。”“儿媳,我儿媳在哪儿?”

这时,院外传来贾珍的喊声,他浑身一抖。

贾敬去了道观,宁国府里贾珍就是天,没人敢管,何况他名义上还是贾家的族长。

但今天却出了意外,两名女亲卫直接守在院门口,拦住了贾珍。

“你们是谁?敢拦我?”

贾珍怒不可遏,他可是宁国府堂堂正主!

一名女护卫冷声答道:

“奉侯爷之命护卫奶奶,外男一概不得入内。”

贾珍先是一怔,随即火冒三丈:

“侯爷?莫非是贾欢那小子?这是宁国府,不是他的侯府,他凭什么插手我的家事?”

他立即喝令身后仆人上前,但接下来的景象却让他魂飞魄散。

“唰——”

两名女护卫骤然拔刀,血光迸溅,两名冲上前的小厮当场毙命。

贾珍吓得瘫软在地,甚至失禁——他何曾见过这等血腥场面?

“我家侯爷乃堂堂一等国侯,我等亲卫便是侯爷的颜面。”

“擅闯者,杀无赦!”

女护卫的冰冷语气彻底击溃了贾珍的意志,他再不敢挪动分毫。

屋内秦可卿虽也被这血腥一幕惊得花容失色,心底却涌起一股暖流,不禁轻声低唤:

“三叔叔……”

此时贾欢尚不知宁国府变故,因宫中传召,已匆匆赶往皇宫。

皇宫深处,皇帝周泰凝视着贾欢说道:

“顾千帆应当都告知你了吧?”

贾欢颔首。

皇帝继续道:

“朕膝下无子,龙体欠安,诸多政务皆由皇后代为处置。”

“然朝中有人对皇后心怀不满,如今更借夜宴图生事。”

“此番南下,明为整顿盐政,暗需查清夜宴图真相。”

皇帝稍作停顿,又道:

“夜宴图,要么是伪造,要么根本子虚乌有。”

贾欢会意点头。

离宫后贾欢直奔京营,接管事宜出乎意料地顺利。

京城保卫战中,将士们皆亲眼见证过贾欢的骁勇。

营中除少数尸位素餐的纨绔子弟,多数将士对贾欢心服口服。

贾欢到任首日,便将那些挂名领饷的纨绔全部革职。

这些子弟虽在京营挂职却从不履职,今日接管也未见踪影。

此举虽会引来非议,但贾欢威势正盛,自是无惧。

京营本是太上皇决策失误后对皇帝的补偿,作为天子心腹,贾欢行事自有景德帝撑腰,即便太上皇也难以干涉。

虽因投靠景德帝遭开国勋贵非议,贾欢却从不挂怀——他深知太上皇年近八旬,时日无多,待其驾崩,这些勋贵必将遭殃。

正如原著贾府结局,不服新帝者终将被清算。

整顿完毕后,贾欢清点京营兵力。

经京城保卫战损耗,再剔除空饷名额,现余三万余人。

加之贾欢带来的三千大雪龙骑与三千背嵬军,军力大增。

京营分设五卫:左武卫、右武卫、前武卫、后武卫、中武卫。

每卫设正三品大将军,现皆空缺——原将领皆属太上皇派系,已被景德帝调离。

贾欢遂将大雪龙骑与背嵬军分编入左右武卫。

提拔杨再兴为右武卫大将军,暂统右武卫全军及背嵬军。

“再兴,我南下期间将带走三千大雪龙骑。”

京营暂由你执掌,尽快补足五万兵马,并依照背嵬军之法操练。

贾欢说道,不求与背嵬军一般精锐,但求日后皆成劲旅。

“末将遵命!”

京营高级将领尚未到齐,杨再兴已是副帅,贾欢不在时,便由他统辖京营。

同时,因手握三万兵马,贾欢的亲兵增至三百人。

他将他们全部留下,护卫侯府与贾探春等人。

一百女亲兵,两百男亲兵,无论内外,皆足以应付。

至于贾欢自己,此次将带三千大雪龙骑与燕云十八骑南下。

以他自身实力,加上燕云十八骑之威,亲兵实无大用,多用于护卫家人。

次日清晨,贾欢带着林黛玉,辞别家中姐妹,出城而去。

城外,顾千帆与顾廷烨早已等候多时。

“参见侯爷。”

两人见贾欢,躬身行礼。

贾欢摆手。

“此行我们暗中前往,不必再称侯爷。”

两人点头应下。

贾欢以带林黛玉回家探父为由,他们二人也各有托辞。

“你们二人,又是什么理由?”

众人骑马前行,林黛玉马车随后,贾欢好奇问道。

燕云十八骑已脱下黑袍,换上寻常家丁服饰。

虽仅十八人,即便遭遇数百劫匪,也能在一炷香内结束战斗。

即便是顾千帆、顾廷烨这般身手不凡之人,燕云十八骑中任意一人皆可与之匹敌。

顾千帆看向顾廷烨,他是顾廷烨堂兄,在京城朋友不多,不像顾廷烨交友广泛。

“我有一好友,是忠勤伯爵府长子袁文纯。”

“他二弟将与扬州通判盛家结亲,此次前去下聘,我便以好友身份随行。”

顾廷烨稍作停顿,继续说道。

“尚未向公子言明身份,不知公子是随我们同行,还是自行前往?”

贾欢思忖片刻,若同行,便需向袁文纯表明身份。

不过想来也无妨,忠勤伯是周朝少有的沙场将领,值得信赖。

运河之上,一艘商船内。

“参……参见侯爷!”

袁文纯向贾欢躬身行礼,神情紧张。

他虽是忠勤伯府大公子,却深知贾欢在京城的地位。

抛开贾府四王八公的出身不论,仅凭其一等国侯的身份,加上京营节度使这一正二品官职,已是周朝最有权势的人物之一。

因此,面对贾欢时,他难免有些拘谨。

他幽怨地看向顾廷烨,心想这家伙怎么不提前告知?

顾廷烨尴尬一笑,这回他们确实把袁文纯当作了挡箭牌。

贾欢微微一笑。

“袁公子不必拘礼,此次我是带家中林妹妹回扬州探望姑父。”

“我们此行也算顺路,加之我与顾千帆、顾廷烨兄弟交好。”

“除边疆外,我还从未出过京城,此次正好借此机会游历一番,还望袁公子勿怪。”

袁文纯岂敢怪罪!听贾欢这么说,他也明白了。

毕竟林黛玉住在贾府并非秘密,虽她从不出门,但其父名声显赫。

身为探花郎,在京城时已官拜兰台寺大夫。

此官职属都察院,位列正三品!

至于巡盐御史,虽仅为正七品小官。

但林如海的兰台寺大夫之职并未卸任,乃是兼任巡盐御史,因此他是一位有着正三品官身的巡盐御史。

巡盐御史一职向来由圣上心腹担当,因此朝野皆知,林如海一旦圆满完成差事返京,六部尚书之位必有他一席!

从正三品擢升,至少也是二品大员。

无论是从二品的侍郎,还是正二品的尚书,皆有可能。

身为忠勤伯府嫡长子的袁文纯,自然知晓林黛玉的存在。

即便从未谋面,但勋贵圈中,谁人不晓这位朝廷重臣之女正寄居荣国府?

于是贾欢一行便随袁文纯的队伍同行。

虽设法掩人耳目,但终究难以完全隐蔽。此行明为巡查盐政,实则意在追查夜宴图下落。

三千大雪龙骑则分批行动,悄然向扬州进发。

这支精锐之师是为应对突发状况所备——据皇城司密报,扬州盐商近来颇不安分。

行程匆匆,沿大运河直下江南虽不耗时日,却也颇费周折。

贾欢凭栏远眺,心想隋炀帝虽背负千古骂名,但开凿此河确是功在千秋。

这方天地着实玄妙,似是诸朝交融而成。

唐室倾覆后,天下竟重回南北朝格局。按常理本该步入宋室纪元,谁料南北朝终结后,直接进入了五代十国。赵匡胤在此世只是名将,未曾黄袍加身。

因缺了宋室承续,中原大地已动荡近六百载。

被当世大儒称为第二战国时代,其间建立的政权何止百余。

至今大周王朝仍未完成真正一统。

辽东沦于异族之手,周边更有诸多割据势力,或拥州据郡,或占城自立。

因势力繁杂,兼之周室近年式微,始终未能廓清寰宇。

如此纷乱的局势让贾欢深知,此世始终兵连祸结。

为守护家国周全,他必须更快成长。

舟车劳顿之后,终抵扬州府。

望着舳舻千里的繁华港口,贾欢不禁感叹:

“这便是烟雨江南?果然别有风致。”

顾千帆与顾廷烨闻言相视一笑。

贾欢笑道。

二人无奈摇头,他们身负皇命在身,这少年却似来游山玩水。

实则贾欢早已着手调查盐政,南下途中又行十连抽。

除寻常金银外,最令他欣喜的是获得两件重宝:

一是神医李时珍,二是暗探组织不良人。

如今盐政纠葛,他已密遣不良人暗中探查,想必不日便有分晓。

不良人远胜皇城司——毕竟皇城司是景德帝近年筹建,而他所获乃是完整的情报体系。

辞别顾千帆等人,贾欢护着林黛玉往林府行去。

顾千帆一行则先寻客栈安顿,待明日再往盛家下聘。

林府门前,林黛玉在紫鹃搀扶下激动地踏下马车。

因未提前通传,林如海尚不知爱女归来。

“这……可是大姑娘?”

府门前小厮皆是一愣,待认清来人是林黛玉时,无不面露惊诧。

片刻之后,林府之中,正卧在榻上休养的林如海,忽然听见管家带着颤抖的欢喜声音传来:

“老爷!回来了,回来了!”

林如海一听,先是愣住,随即转为大喜。

“玉儿!我的玉儿回来了!”

身患重病、命在旦夕的林如海,自知时日不多,唯一的心愿就是再见女儿一面。

然而寄往荣国府的信久久没有回音,他早已不抱希望,没想到林黛玉竟突然回来。

没过多久,贾欢和林黛玉在管家的引领下走进林如海的房间。

房中只有林如海与他的妾室周姨娘在。

林如海并非只有贾敏一位夫人。贾敏病重时,担心自己走后无人照顾林如海,便将身边最得力的丫鬟提拔为姨娘。

这位姨娘从小陪伴林黛玉长大,性情温和,从不争抢。

“爹爹!”

林黛玉一见卧病的父亲,忍不住泪流满面。

林如海同样如此,能在临终前再见女儿,已无遗憾。

贾欢静静看着,没有打扰,等父女二人情绪稍缓,才上前向林如海拱手行礼。

“侄儿贾欢,见过姑父。”

林如海闻言一怔,随即惊讶。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