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
那一下震动比之前清晰得多,像是有人在丹田里按了下门铃。陈铭雷没睁眼,反而把呼吸压得更慢,心跳也跟着沉下去。他知道这不是错觉,也不是饿得胃抽筋——毕竟昨天上山前在小卖部顺了两包辣条塞进包里,眼下还没到断粮的时候。
他顺着那股热流的方向,一点点把注意力往下沉。起初像摸黑走楼梯,每一步都得试探着落脚点,直到某刻,一股温润的气感从尾椎骨爬上来,沿着脊柱一路向上,卡在肩窝的位置打了个转。
“来了。”他心里一动。
肩窝,正是前几天“震脚砸拳”时劲力堵住的地方。现在这股气像是自带导航的维修工,专挑堵车路段疏通。他不动声色,用意念轻轻推了一把,配合《太初道经》里那段关于“气走手三阳经”的符文轨迹,缓缓引导那股热流向前臂延伸。
十分钟后,他睁开眼,甩了甩右手。
掌心发热,指尖微微发麻,像是刚给手机充完电拔掉线的那种余感。他站起身,原地做了个标准桩功起手式,再打出一套“八极小架”。动作不快,但每一招都像上了润滑油的机械臂,流畅得不像练了才几天的人。
“看来系统没崩,只是需要手动清缓存。”他低声嘀咕,顺手从背包里掏出笔记本,翻到新一页。
晨光透过藤蔓缝隙照进来,在纸上投出斑驳光影。他眯眼看了看腕表:上午八点二十三分。
握力测试,开始。
他拿出随身带的小型握力器,这是他在网上拼团购的,标称误差±1.5公斤。深吸一口气,发力。
指针跳到62.3公斤时咔的一声停住。
“比昨天高了三点七。”他记下数据,嘴角微扬,“而且这次不是靠咬牙硬撑出来的。”
接着是弹跳测试。他在洞口内侧的岩壁上用炭笔画了条横线,高度185厘米。助跑三步,起跳——指尖擦过标记线,带下些许石粉。
“比峰值高五公分。”他落地后没急着记录,而是原地蹲下,做耐力深蹲。
三十个为一组,标准姿势,臀部低于膝盖。第一组轻松完成;第二组到第二十五个时大腿开始发酸;第三组坚持到第十八个,动作变形,终止。
“三项全回升,还破了纪录。”他擦了把额头的汗,“看来闭关这操作,真有点像程序员离线编译代码——外界干扰归零,CPU全速跑任务。”
中午吃饭时,他拆了包压缩饼干,就着矿泉水啃完,顺便把辣条当甜点嘬了两根。吃完后盘膝调息,继续运转功法。下午又练了两轮组合技,最后一次打出“震脚砸拳”,右拳轰出瞬间,空气“啪”地一声短促炸响,前方枯叶堆被拳风扫塌,碎叶飞溅。
“声音都出来了。”他活动手腕,“以前这招打空,连蚊子都吓不走。”
当晚复盘,他在笔记本首页写下:“Day 1 结果:通络成功,劲力回流,爆发力恢复并小幅提升。结论:平台期≠死机,可能是升级前的资源重组阶段。”
写完合上本子,防风灯的光晕映在脸上,暖黄一片。他靠在石壁上,难得觉得踏实。
第二天照常六点起,热身、练功、测数据。握力稳定在63公斤以上,弹跳达到187厘米,深蹲完成三组各二十五个无压力。体内气血运行越发顺畅,连呼吸节奏都自动贴合功法节拍,仿佛身体自己学会了编程。
“这两天状态,简直像开了会员加速包。”他一边嚼牛肉干一边想,“要是能一直这么冲下去,七天闭关说不定能直接捅破筋骨层。”
可惜,现实从来不惯着谁。
第三天午后,他照例运转功法冲击第七周天。前面六轮顺风顺水,体内热流如溪汇江,一路畅通。可每当进入第七轮,气感行至胸腹交界处,就像撞上一层看不见的膜,无论怎么加力,都无法再进一步。
他试了三次。
第一次放缓节奏,细水长流式推进,失败。
第二次猛提一口气,强行冲关,结果胸口闷得像被铁板压住,半天喘不上来。
第三次改走奇经八脉迂回路线,试图绕开阻隔,却发现那股阻力无处不在,仿佛整个躯干被套进了一个透明塑料袋里,挣不开,撕不破。
“不是练得不够狠。”他坐在垫子上喘匀气息,“是……有个门槛卡在这儿。”
他翻开笔记本,对比前三天的数据曲线。前两天是稳步爬坡,今天所有指标全部持平,甚至深蹲次数还掉了两个。更关键的是,体感完全不同了——之前是“差一点就能突破”,现在是“根本碰不到边”。
“以前的停滞,是量变积累不够。”他盯着纸面,“现在的停滞,像是质变的门槛立在眼前,但我连敲门的锤子都没有。”
夜幕降临,洞外风声渐起,吹得藤蔓沙沙作响。他拧亮防风灯,重新坐正,闭眼内视。
识海中,《太初道经》静静悬浮,符文流转如星河低语。他尝试调动它,却发现经书并无异动,既不震动,也不裂开门户,像个彻底休眠的系统。
“空间……”他忽然想起那个由道经开启的独立小世界。
第一次进去时,他只当是个彩蛋级功能,避雨藏身还能理解,难道还有别的用途?
他回忆那天的感受——踏入光门前,体内气血躁动;进入空间后,皮肤发烫,仿佛泡在温泉水里。那种舒适感,不是心理作用,而是实实在在的能量滋养。
“那边的环境,和外面不一样。”他睁开眼,目光落在笔记本上,“灵气浓度更高?还是说……那个空间本身就在帮人‘充电’?”
他拿起笔,在“瓶颈原因推测”一行写下几个字:
【外部环境能量不足?】
笔尖悬停,迟迟未落。
如果真是这样,那闭关地点本身就存在局限。普通山洞再清净,终究是在凡俗世界,空气里能有多少“养料”供他吸收?
而那个空间——
他闭上眼,再次呼唤《太初道经》。
这一次,他不再急于打开门户,而是将意念沉入识海,像翻通讯录一样找到那个熟悉的入口坐标。
道经微微一颤。
没有裂开光门,但那一瞬,他分明感觉到,识海深处有股熟悉的温润感涌来,如同信号满格时自动弹出的Wi-Fi连接提示。
他猛地睁眼。
“不是藏身处……是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