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机
一个莫得感情的推书机器

第4章

“确实,一下子知道这么多事,任谁都难以承受。”朱棣明白朱元璋此刻的心情,最亲近的人都先他而去,这种打击实在太大。

“老爷子,你年轻时若南京有急事赶回去,从北平到南京要多久?”

“五日!”朱棣脱口而出。他曾在南京与北平之间往返多次,具体次数自己都记不清了。

“那我们就五天后回吧!”

“为何?”朱棣不解。

“太祖高皇帝心里肯定有气,五天后出气包来了,我们再回去你就安全了。”萧然想到这一点。

朱元璋心中有怒,总要发泄。朱允炆纵有万般不是,朱棣也确实起兵 ** 了。

“出气包?你小子什么意思?”朱棣连忙追问。

萧然想到五天后少年朱棣与老年朱棣相遇的场景,应该会很有趣。

“老爷子,这是个秘密,时机到了给你个惊喜。”萧然起身,“好了,我去准备午饭。”

此时秋高气爽,温度宜人,令人惬意。

很快萧然炒了几道小菜,摆在院中小桌上。两人对坐用餐。

“小子,你这年纪也不小了,该成家了。我在你这岁数都抱儿子了。”

“时代不同了,大明十四五岁成婚,现代法定婚龄二十二!”

“你不也到了吗?”

“谁说到年龄就得结婚?我都不急,老爷子你急什么?”

朱棣端起酒杯轻抿一口,这酒颇为辛辣。

“你缺钱吗?”

“够用!真想赚钱也不难。”

“也是。”朱棣想到萧然能穿越各朝。

“老头子几个孙女也到出嫁年纪了,你挑几个如何?”

“还几个?老爷子你真不把我当外人啊!”萧然忍俊不禁。

“你不缺钱财,别的我也不知道给你什么,给你找几房媳妇吧!”

“别,我可不想当驸马!”萧然印象中公主都不好伺候,娶公主等于请尊大佛回家供着。相比之下,他觉得现代找对象更合适。

“娶我大明公主委屈你了?”

“我才不要娶公主!”

两人对饮至深夜,方才各自歇息。

……

清晨,萧然听到院中窸窣声,推门看见朱棣正在扫地。

“老爷子,大清早不睡觉,起这么早干嘛?”

“睡不着,找点事做。”萧然想起朱棣曾为 ** ,自然没有睡懒觉的习惯。

“活动一下也好。”朱棣放下扫帚,“什么时候去看看太子?”

朱棣始终挂念朱高炽和朱瞻基,想亲眼看看自己离世后大明的变化。

萧然只提到朱高炽会继位,具体细节朱棣并不知晓。

朱棣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朱瞻基能取胜的办法。

更想看看太子朱高炽如何应对局面。

“老爷子,吃完早饭就去看看吧。”萧然舒展着身体。

“正合我意!”

萧然注意到朱棣气色恢复得很好。

整个人精神矍铄!

准备前往大明探望太子朱高炽和皇孙朱瞻基。

朱棣在镜前驻足良久。

“老爷子,这把年纪还讲究什么?”萧然笑着打趣。

“你看我是不是比来时精神多了?”

“年轻了好几岁呢!准备好了就出发吧。”

朱棣整了整衣冠,”不能让他们担心,得显得精神些。”

萧然点头赞同,”我来帮您整理。”

整理妥当后,两人瞬间消失。

这次目的地是大明洪熙年间。

1424年,仍是永乐二十二年。

中和殿

体态臃肿的朱高炽在椅子上昏昏欲睡。

萧然和朱棣突然出现在殿内。

重见熟悉的场景,朱棣倍感亲切。

中和殿是皇帝静思之所,也是处理政务的地方。

看着堆积如山的奏折和疲惫的朱高炽,朱棣心生怜惜。

似有所感,朱高炽缓缓睁眼,见到朱棣先是一怔,继而露出复杂神色。

身着龙袍的朱高炽显然已经继位。

这意味着他知道朱棣已经驾崩。

此刻突然见到父亲,既惊且喜。

不仅是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也对朱棣心存敬畏。

“陛…父皇!”朱高炽眼中交织着困惑、惊惧与喜悦。

见到父亲健在,他由衷高兴。

许多难题似乎迎刃而解。

朱棣按住儿子肩膀,”坐着说话。”

朱高炽注意到父亲奇特的装束,从未见过这般打扮。

“父皇安好,真是太好了!”朱高炽欣喜若狂。

朱高炽的眼眶瞬间湿润了。

朱棣此刻虽衣着不同往日,但神采奕奕。

“能回来真好!”朱棣环顾四周,目光最后落在朱高炽身上。这里曾是他的居所。

“父皇恕罪!儿臣不知实情…”朱高炽想到自己已然登基,不禁惶恐。

朱棣摆摆手:”何罪之有?这本就该属于你。”

见父亲神色慈祥,朱高炽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憨厚一笑:”父皇为何要假…?”

“按理说,我早该去见太祖了。”朱棣打断道,随即指向萧然,”多亏这位来自六百多年后的年轻人带我治病。用他的话说,我已不属于此世。”

朱高炽怔了怔,虽不明就里,但仍向萧然行礼致谢。

“殿下不必多礼。”萧然退至一旁。

“这身龙袍很衬。”朱棣欣慰地打量着儿子。

“我来自另一个世界,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重逢。”朱棣感慨道。榆木川一别,终成父子永憾。

朱高炽含泪点头:”儿臣也没想到还能见到父皇。”

这时朱棣掌心突然现出一物:”可认得?”

“匈奴青铜凤鸟!”朱高炽惊喜接过,仔细端详,”这是匈奴人的带扣。”

“原想给你带更多…”朱棣叹息,”可惜最后一战未竟全功,没能为子孙打下五十年太平。”

“天意难违。我大明国运昌隆,或怀柔或征讨皆可从容,不必急于一时。”朱高炽温言宽慰。他深知父亲晚年亲征,既为洗刷篡位之名,亦是为后世谋太平。

朱棣颔首,眼底闪过一丝悔意——第五次亲征,确是不该。

“我如今病体缠身,实在无力为国分忧…”

“都是朕连累了你!”朱棣重重拍着朱高炽的肩膀,”这些年你我父子虽多有争执,但这份担子交给你,朕最是放心。你我心照不宣的事,旁人未必明白。”

朱高炽会意颔首。

历经沧桑的朱棣已然看透许多。

此刻他终于能够坦然面对过往,与长子推心置腹。

“这些年苦了你了。”

“父皇远征在外这一年多,儿臣日夜悬心。只要您平安归来,我们父子团聚,便没有过不去的坎。”

“朕又何尝不惦记着你。”

朱棣目光掠过不远处的萧然,若非此人,这份遗憾只怕要带进陵寝了。

“起来陪朕走走,你这病需得适当活动。”朱棣伸手搀扶太子起身。

“儿臣遵命。”

朱高炽虽行动艰难,仍坚持站了起来。

刚至殿门,恰遇朱瞻基携张皇后前来。

见到朱棣的瞬间,二人如遭雷击。

** 龙驭上宾未久,此刻竟活生生站在眼前。

“怎么,连祖父都不认得了?”朱棣含笑问道。

朱瞻基扑通跪地,眼眶通红:”皇爷爷!这究竟…”

他绝不会认错,眼前之人的音容气度分明就是永乐大帝。

“详情容后再说,先陪朕走走。”

朱瞻基连忙起身欲搀。

“朕不用扶,去照顾你父亲。”

“孙儿明白。”朱瞻基立即转到另一侧。

“朕苦思数日都未能替你们父子破局,到底还是老大有办法。”

朱棣确实曾束手无策,甚至动过传位朱高煦的念头。

幸而朱高炽父子稳住了局面。

论治国之才,太子当属最佳人选;在孙辈中,亦无人能及朱瞻基。

“父皇归来便好,还望规劝二弟三弟。”朱高炽深知此事若能和平解决,便可避免大明内战。

如今汉王 ** 仍握重兵在外,稍有不慎便是兵戈相向。

“都撤军了么?”朱棣转向长孙。

“回皇爷爷,主力已回防。只是二叔三叔仍率三千营、五军营滞留边境。”

得知朱高炽继位,两位亲王陈兵边境虎视眈眈。

“能撤回主力便好。”朱棣最忧心的是大军被困关外。

眼下虽局势紧张,但尚有转圜余地。

“爷爷,您回来了,二叔三叔的事就不必担忧了。”

朱瞻基明白,如今朱高炽虽已登基,但只要朱棣现身,其他人便不敢再有异心。

朱棣一旦出面,朱高煦与朱高燧的军队必然无法调动。这些士兵绝无胆量反抗永乐大帝。

“爹,您回来了,身体也康复了,这皇位儿臣……”

朱棣摆摆手,“老大,这位置是你的,朕只是放心不下,回来看看你们,顺便解决老二老三的事,之后便要离开。”

“爹,儿子的身体您也清楚,实在力不从心啊!”朱高炽确实难以支撑。

“等这段时日过去,让萧然为你医治。朕这般情况都能救回来,你的病自然无碍。”朱棣拍了拍朱高炽的肩膀,“老大,朕近来细想,已六十有五,年过花甲。因靖难之役一生不敢懈怠,如今时日无多,大明就交给你和太孙了。”

朱棣如此说,朱高炽也不好再提让位之事。

对外开疆拓土,对内勤勉理政,还编纂《永乐大典》。

这一生,也算兢兢业业!

“爷爷放心!”

闲居数日,朱棣也想享受片刻清闲。

皇帝之位,早已当够了。

偶尔来看看儿孙,便已足够。

“太孙已能独当一面,老大,适当将事务交予他吧。”朱棣清楚朱高炽的状况,如今只能让朱瞻基分担。

“是,爹!”

朱棣转向一旁的萧然,取过药瓶,“这些药来自六百年后,对你的身子有益,用法已写明。”

……

因朱棣现身,朱高炽的精神稍有好转。先前忧心朱高煦与朱高燧,如今已不成问题。

萧然与朱棣暂居宫中。

朱棣环顾四周,仍是旧日居所,“此处倒有家的感觉。”

“老爷子,您对‘家’是不是有什么误解?”萧然丝毫未觉此处像家。

朱棣凑近,“小子,真不打算娶位公主?任你挑选!”

萧然连连摇头,“不必!免了!”

不久,太监王忠携众多物件前来,“皇上!”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