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机
一个莫得感情的推书机器

已完结小说《笼中月,掌心焰》章节免费阅读

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都市日常小说,笼中月,掌心焰,正等待着你的探索。小说中的苏沐晴角色,将带你进入一个充满惊喜和感动的世界。作者朮邜的精心创作,使得每一个情节都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现在,这本小说已更新至第13章,136388字,热爱阅读的你,快来加入这场精彩的阅读盛宴吧!主要讲述了:处暑的阳光带着最后的热烈,透过画馆的玻璃穹顶,在地板上投下巨大的光斑。林梓峰蹲在青石板上,正用软布擦拭一尊青铜香炉——那是爷爷昨天送来的,说是他父亲小时候用过的,炉身上刻着模糊的“家和”二字,边缘已经…

已完结小说《笼中月,掌心焰》章节免费阅读

《笼中月,掌心焰》精彩章节试读

处暑的阳光带着最后的热烈,透过画馆的玻璃穹顶,在地板上投下巨大的光斑。林梓峰蹲在青石板上,正用软布擦拭一尊青铜香炉——那是爷爷昨天送来的,说是他父亲小时候用过的,炉身上刻着模糊的“家和”二字,边缘已经被岁月磨得圆润。

“林哥,苏姐说摄影师还有半小时就到了,让你赶紧换衣服。”小周抱着件深灰色西装跑过来,衣架上还挂着条酒红色的领带,“她说这条领带和你腕上的玉镯很配,特意让我给你带来的。”

林梓峰的指尖顿了顿,软布在香炉的“和”字上多蹭了两下。今天要拍全家福,是苏沐晴半个月前就定下的,说要把画馆的紫藤架当背景,还特意请了城里最有名的人像摄影师。他摸了摸腕上的缠枝莲玉镯,金丝接口在阳光下泛着暖光,像块被体温焐热的琥珀。

“知道了。”他站起身,香炉被小心地摆在画馆正厅的博古架上,和那只刻着“兰”字的翡翠手镯并排陈列,中间还放着母亲的黑白照片——照片上的母亲穿着蓝布褂子,笑得眉眼弯弯,仿佛也在期待这场迟到了太久的全家福。

换西装时,林梓峰在衣帽间的镜柜里看到个熟悉的红绒盒。打开一看,里面躺着枚胸针,是朵用碎钻镶嵌的向日葵,正是苏沐晴在酒会上送他的那枚。他把胸针别在西装左胸,碎钻在镜前折射出细碎的光,像撒了把星星。

“在臭美什么?”苏沐晴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她穿着件米白色的旗袍,领口绣着缠枝莲,和腕上的玉镯纹样完美呼应。看到他胸前的向日葵,她眼底的笑意像被阳光晒化的蜜糖,“真好看,我就知道你会戴它。”

林梓峰的脸颊有些发烫,伸手帮她理了理旗袍的盘扣。“爷爷来了吗?”他记得早上打电话时,爷爷说要穿那件藏青色的马褂,说那是他和奶奶结婚时穿的。

“在后院逗锦鲤呢,”苏沐晴的指尖划过他领结的结扣,把歪了的边角系得周周正正,“说要等你一起拍,还说要给你看样好东西。”

后院的青瓷鱼缸前,爷爷正蹲在小马扎上,手里捏着鱼食,往水里撒了一小把。红白相间的锦鲤聚拢过来,搅碎了缸底的云影,也搅碎了老人鬓角的阳光。听到脚步声,爷爷回过头,手里举着个牛皮纸包:“看我给你带什么了?”

纸包里是个相框,边缘已经有些掉漆,里面嵌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年轻的爷爷穿着军装,奶奶穿着旗袍,怀里抱着个襁褓中的婴儿,眉眼间的温柔像浸了水的棉花。“这是你爸满月时拍的,”爷爷的指尖轻轻点了点婴儿的脸,“你看他这倔脾气,生下来就不爱哭,跟你小时候一个样。”

林梓峰的心脏像被温水漫过,又酸又软。他从未见过父亲婴儿时的样子,记忆里的父亲永远是板着脸的,像尊不会笑的雕塑。可这张照片里的婴儿,皱着眉头的样子,竟真的和他小时候的照片有几分相似。

“今天拍了全家福,”苏沐晴蹲在爷爷身边,声音轻得像羽毛,“就把这张也放进去,凑成个完整的‘林家故事’。”

爷爷的眼眶红了,把相框递给林梓峰:“好,好……是该有张完整的全家福了。”

摄影师来的时候,夕阳正把紫藤架染成金红色。助理们忙着布景,把白色的纱幔系在藤蔓上,风一吹,像片流动的云。林梓峰站在架下,看着苏沐晴帮爷爷整理马褂的领口,老人笑得露出了牙床,像个得到糖的孩子。

“林先生,苏小姐,这边请。”摄影师举起相机,镜头上的柔光镜让画面变得朦胧而温暖,“爷爷坐中间,林先生站左边,苏小姐站右边……对,就这样,靠近一点。”

林梓峰的指尖有些发紧,碰到苏沐晴的手时,她反手握住他,掌心的温度透过皮肤传来,像道安定的暖流。爷爷坐在藤椅上,手里握着那枚相框,笑得眼睛眯成了缝。

“很好,”摄影师的声音带着鼓励,“林先生看镜头,放松点……想想你们最开心的事。”

林梓峰的目光落在苏沐晴的侧脸,夕阳在她颊边镀上了层金边,腕上的玉镯随着呼吸轻轻晃动,和他腕上的那只偶尔相碰,发出细碎的声响。他想起第一次在画馆看到她的样子,黑色风衣,酒红色衬衫,像朵带刺的玫瑰;想起她在雪夜里冻得发烧,却还攥着给他买的糖糕;想起她把那罐混了两人发丝的朱砂,藏在和玉镯并排的木盒里……

“笑一笑,梓峰。”苏沐晴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带着点狡黠的笑意,“摄影师说你皱眉的时候,像极了我第一次见你时的样子。”

林梓峰的嘴角不由自主地弯了起来,眼角的细纹里盛着夕阳的光。快门按下的瞬间,他闻到了紫藤花的香,听到了玉镯相碰的响,感觉到了掌心传来的温度——这些琐碎的、真实的、温暖的瞬间,就是他这辈子最开心的事。

拍摄间隙,爷爷拉着林梓峰走到画馆的储藏室。角落里堆着个旧木箱,上面落满了灰,锁扣上生了层绿锈。“这是你爸小时候的东西,”爷爷的声音带着沙哑,“本来想等他回来自己整理,现在……就交给你吧。”

箱子里装着些泛黄的作业本,封面写着“林国栋”三个字,笔画歪歪扭扭的,像刚学写字的孩子。最底下压着本相册,翻开第一页,就是张全家福——年轻的爷爷穿着中山装,奶奶抱着个胖小子,眉眼间的温柔像极了母亲。

“这是你爸三岁时拍的,”爷爷的指尖划过照片上的胖小子,“那时候他总爱抢你姑姑的糖吃,被我打了手心,还哭着说要画张全家福,把我们的脸都画成糖包子。”

林梓峰的眼眶一热,指尖触到相册的最后一页,那里贴着张撕了又粘好的画——纸上的三个人都圆圆的,像三个叠在一起的月饼,用红蜡笔涂了笑脸,旁边歪歪扭扭地写着“我的家”。

“这是你爸五岁画的,”爷爷叹了口气,“后来他做生意赔了钱,把这相册锁在箱子里,说没脸看。可我知道,他心里啊,比谁都盼着有张完整的全家福。”

林梓峰把相册抱在怀里,像抱着块滚烫的烙铁。他想起父亲临终前的样子,瘦得脱了形,却还攥着张他十岁画的全家福,纸页上的褶皱里藏着多少没说出口的愧疚,只有时光知道。

“把这张也放进新相册里吧。”苏沐晴不知何时站在门口,手里拿着刚洗出来的样片,夕阳在她身后拉出长长的影子,“爷爷说的对,该有张完整的全家福了。”

晚宴时,画馆的灯亮得像团温暖的火。张妈炖了排骨汤,汤里飘着红枣和枸杞,是爷爷说的“补血气”的方子。林梓峰把新拍的全家福摆在餐桌中央,照片里的三个人靠得很近,紫藤花落在他们肩头,像片紫色的云。

“明天把这张也加进去。”苏沐晴从手包里拿出张照片,是林母年轻时的单人照,她把照片贴在全家福的边缘,正好让母亲的笑脸对着镜头,“这样就真的完整了。”

爷爷的眼眶红了,喝了口汤,声音带着哽咽:“好,好……这样你妈也能看着我们了。”

林梓峰看着照片里母亲的笑脸,突然明白,所谓的“全家福”,从来不是血缘的捆绑,而是爱与被爱的证明。他失去过完整的家,却在破碎之后,遇到了愿意和他一起拼凑幸福的人——有强势却温柔的苏沐晴,有慈祥包容的爷爷,还有活在记忆里却永远温暖的母亲。

晚饭后,林梓峰把那张粘好的画,和父亲婴儿时的照片、爷爷送的相框一起,放进了特制的相册。相册的扉页,他用“敦煌红”写了行字:“所有的迟来,都是为了更完整的相聚。”

锁储藏室门时,他听到苏沐晴和爷爷在客厅里说话,老人的笑声像被风吹动的风铃,清脆而温暖。月光透过紫藤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腕上的玉镯和苏沐晴腕上的那只,偶尔相碰,发出细碎的声响,像首无声的歌。

林梓峰靠在门框上,看着客厅里的暖光,突然觉得,所谓的“迟来”,或许不是遗憾,而是另一种圆满——就像那对被修复的玉镯,裂痕还在,却因金丝的缠绕而更显珍贵;就像这张全家福,缺了的人用思念补全,反而让此刻的相聚,变得更加值得珍惜。

摄影师发来精修图时,已是深夜。林梓峰把照片设成手机壁纸,屏幕亮起时,紫藤架下的三个人笑得温暖,母亲的照片贴在边缘,像从未离开过。苏沐晴从背后抱住他,下巴搁在他肩上,呼吸拂过他的颈窝。

“在想什么?”她的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

“在想,”林梓峰的指尖划过屏幕上母亲的笑脸,“明年拍全家福时,要不要加个小成员?”

苏沐晴的身体僵了一下,随即放松下来,在他耳垂上轻轻咬了一口:“贪心鬼。”她的声音里带着笑意,指尖却在他小腹上轻轻画着圈,“不过……我喜欢。”

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在地板上投下一道狭长的光带。林梓峰把手机放在床头柜上,屏幕的光映着两人交握的手,腕上的玉镯在暗夜里泛着温润的光。他知道,这张迟来的全家福,只是个开始。未来的日子里,会有更多的人加入,会有更多的故事被写进相册,会有更多的玉镯相碰的声响,在岁月里谱写成一首关于“家”的、永不褪色的歌。

而那些曾经的缺失、遗憾、伤痛,终将像照片边缘的紫藤花,在时光里慢慢沉淀,化作滋养幸福的土壤,让此刻的温暖,长得更加坚韧而繁茂。

小说《笼中月,掌心焰》试读结束!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