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机
一个莫得感情的推书机器

第3章

陈默的目光一遍遍扫过那些正在成型的关键区域——特别是周振邦副院长反复强调的,康健医疗科技志在必得的医疗专项工程预留区域。

他被边缘化得彻底,然而,这种刻意的疏离,反而给了他意想不到的观察空间。没有利益的牵扯,没有急于表现的浮躁,只有纯粹的、近乎苛刻的安全审视。

这天下午,他独自一人来到新楼主体结构三层的影像设备预留区。这里将是未来放置CT、MRI等大型设备的地方,对防辐射工程的要求极其严苛。

按照设计,四周墙壁和顶棚都必须采用含有硫酸钡的砂浆抹灰,作为防辐射的第一道、也是最基础的屏障,然后才是在内侧加装厚重的铅板。硫酸钡砂浆能有效吸收和散射辐射,其重要性不亚于铅板本身。

目前,三楼的墙体已经砌筑完成,楼层内没有临时照明,四周幽暗,弥漫着潮湿的味道。

陈默打着手电,检查着配电箱的安全用电情况,突然,他手电一扫,发现房间内的墙面上竟然都已经覆盖了一层灰色的抹灰层。

他清晰的记得三天前巡查这里的时候,还没有任何动静,这速度…快得异乎寻常!

“不可能!”

陈默心头狂震,他走近一看,手指用力抠向那层尚未完全干透的抹灰层。指尖传来熟悉的、普通水泥砂浆的粗糙感。他捻起一点碎屑,凑到鼻尖,只有普通水泥和沙子的味道,完全没有重晶石砂浆那种特有的、微带金属感的土腥气!

就在他心神剧震之际,一阵刻意压低的脚步声和塑料摩擦声从不远处的角落传来。陈默猛地抬头,手电光柱瞬间扫了过去!

只见一个穿着深蓝色工装、背后印着“康健医疗科技”醒目LOGO的工人,正背对着他,手忙脚乱地将散落在地上的、印着“普通硅酸盐水泥”字样的灰色包装袋塞进一个大号黑色垃圾袋里,他似乎想尽快清理掉这些不该出现在这里的证据。

康健的人!未中标!提前进场!使用普通水泥冒充硫酸钡砂浆!

铁证如山!

一股混杂着巨大愤怒和彻骨寒意的激流瞬间冲垮了陈默的理智,周振邦!孙建国!康健!他们竟然敢在关乎生命的防辐射工程上,进行如此丧心病狂的偷梁换柱!用普通水泥替代昂贵的硫酸钡砂浆!这比铅板厚度不足更加基础,也更加致命!一旦设备运行,辐射将毫无阻碍地穿透这层伪装,后果不堪设想!

“喂!你干什么的?!”

那工人听到动静,猛地回头,看到陈默和他手中的强光手电,脸上瞬间血色尽褪,惊恐地叫了一声,也顾不上垃圾袋了,转身就想跑!

陈默一个箭步上前,厉声喝道:“站住!谁让你在这里施工的?谁让你用普通水泥的?!”他的声音在空旷的结构层里回荡,带着雷霆般的怒意。

那工人吓得腿都软了,结结巴巴:“我…我不知道…上面…上面让干的…”

陈默不再理会他,强压着怒火,迅速掏出手机,对着那墙面、地上散落的普通水泥包装袋以及那个穿着康健工装、惊恐万状的工人,从不同角度连续拍摄了十几张高清照片!每一张都是无法辩驳的铁证!

做完这一切,他不再多说一个字,转身大步离开了这里。他知道,这个工人只是最底层的执行者,真正的主谋,此刻正坐在舒适的办公室里,编织着“专业”与“安全”的谎言。

他需要立刻将这些证据送出去,必须在铅板覆盖之前,将这致命的骗局公之于众。

陈默几乎是冲回项目部那间简陋的副经理办公室,反锁上门。他颤抖着拿出手机,找到那个沉寂已久的加密号码,编辑了一条措辞极其严厉、信息量巨大的短信:

【康健未中标提前进场!影像区墙体硫酸钡砂浆抹灰用普通水泥掺假!有照片铁证!位置:新楼三层影像预留区!铅板覆盖在即!十万火急!请求指示!】

手指重重按下发送键!陈默的心脏狂跳着,如同等待最后审判的囚徒。他将全部希望寄托在这条信息上,寄托在那个神秘而强大的“上面的人”身上。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五分钟…十分钟…半小时…手机屏幕一片死寂。没有任何回复!也没有任何提示!仿佛投入了无边的黑洞!

希望如同被针扎破的气球,迅速干瘪下去。巨大的无力感和冰冷的绝望再次攫住了陈默。

老杨…或者那条通道…真的彻底沉寂了吗?赵兴国的阴影,已经强大到足以屏蔽一切?

不能坐以待毙!

陈默猛地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的疯狂。

他冲到电脑前,将手机里拍摄的所有照片,通过数据线一股脑导入电脑。

新建文件夹,命名“钢筋抽检记录(备份)”,将那些触目惊心的照片文件拖入其中。接着,他新建一个文本文档,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

“X年X月X日,下午X时,巡查新楼三层影像设备预留区,发现康健医疗科技施工人员(工装标识清晰)未中标提前进场,正使用‘XX牌普通硅酸盐水泥’(包装袋照片存证)对墙面进行抹灰作业(作业照片存证)。该区域设计要求必须采用含硫酸钡的砂浆作为防辐射基础层。此行为属严重违规偷换材料,将导致该区域辐射防护能力严重缺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现场已责令停工(工人已逃离),并拍照取证。后续需专业机构检测,确认材料成分。”

他仔细检查了文档内容,确保时间、地点、人物、行为、危害性描述清晰无误,并再次确认照片文件已存入那个伪装成“钢筋抽检”的文件夹。然后,他将这个文本文档也拖入同一个文件夹。最后,他将这个文件夹的属性设置为“隐藏”。

做完这一切,他仿佛耗尽了全身力气,重重靠在椅背上,后背已被冷汗浸透。这是他能想到的、最后的自保手段。

将证据隐藏在看似无关的文件夹里,寄希望于未来可能出现的调查。但这点微弱的火种,能否在铅板覆盖之前燃起,他毫无把握。

接下来的日子,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被打破,却并非陈默期待的惊雷。

康健医疗科技似乎并未因那次的“小插曲”受到任何影响。相反,随着招标文件的正式发布,其“量身定制”的技术门槛将其他竞争者无情地挡在门外,康健毫无悬念地成为了新楼所有核心医疗专项工程的专业分包商。

周振邦副院长在公开场合为康健站台,对他们的“专业实力”和“严谨态度”赞不绝口。

而陈默,这个曾试图点燃火种的人,却迎来了意想不到的“转机”。

先是孙建国的态度发生了微妙变化,以往疏离的客气变成了带着几分“亲热”的招呼。

项目周例会上,也“不经意”地开始询问陈默对某些非安全领域问题的“看法”,虽然只是形式多于实质。

接着,一些分包老板开始“不经意”地出现在陈默的视线里。

土方老板王总“偶遇”他下班,热情地邀请他“坐坐聊聊项目上协调的事”;

消防工程公司的张经理“顺路”送来两张高档自助餐券,“感谢陈经理平时对我们安全的指导”;

甚至连康健的那个李总,也再次打来电话,语气比上次更加“诚恳”,绝口不提之前的龃龉,只说是“误会”,想请陈经理“务必赏光,指点一下我们进场后的安全规划”。

这些试探性的“橄榄枝”,都带着精心包装的糖衣炮弹。

陈默最初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和冷淡,一律以“职责所在,按规矩办”为由婉拒。

但一次次的“热情”,一次次的“尊重”,以及随之而来的、在项目上沟通协调时明显顺畅了许多的待遇,像温水煮青蛙般,悄然侵蚀着他紧绷的防线。

尤其是当赵兴国副总的名字,也开始以一种“不经意”的方式,被孙建国或某些分包老板提及。

“赵总上次开会还提到安居楼你处理阳台板隐患很及时呢…”

“赵总对安全很重视,说像陈经理这样踏实肯干的骨干要重点培养…”

这些若有若无的暗示,像羽毛般撩拨着陈默那颗被压抑了太久的心。

他依然坚守着底线,没有接受任何实质性的贿赂,但面对那些非原则性的、工作之外的饭局邀请,他不再像刺猬一样强硬拒绝。

一次,两次…他开始“顺路”坐上了王总的豪华SUV,在环境优雅的私房菜馆里,听着老板们对“赵总格局”、“周院远见”的奉承,享受着被簇拥、被“尊重”的感觉。

酒桌上推杯换盏间,孙建国拍着他的肩膀,半开玩笑地说:“陈老弟,好好干!跟着赵总和周院的步子走,前途无量!以后咱们项目上的安全,还得靠你把关呢!”

那一刻,一种久违的、混杂着虚荣和权力幻觉的暖流,悄然流遍陈默的四肢百骸。被边缘化的委屈,被无视的憋闷,似乎都在这种“被需要”、“被重视”的错觉中得到了抚慰。

原来,被纳入“圈子”的感觉,是如此美妙。原来,“上面有人”的滋味,是如此令人沉醉。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