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本宝藏小说《秦时纷争》,小说的主人公是陈聪,主要讲述了:有人认为他统一华夏功盖千秋,有人认为他焚书坑儒造成中华文明前所未有的浩劫,是万古的历史罪人。但不管怎么说,秦始皇秦大大丝毫不会在乎后人怎么看怎么想,他的目的是搞定这些乱七八糟整天在咸阳上蹿下跳的方家术…
有人认为他统一华夏功盖千秋,有人认为他焚书坑儒造成中华文明前所未有的浩劫,是万古的历史罪人。
但不管怎么说,秦始皇秦大大丝毫不会在乎后人怎么看怎么想,他的目的是搞定这些乱七八糟整天在咸阳上蹿下跳的方家术士,统一思想,为大秦帝国绵延万代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不过陈聪认为,秦始皇最应该挖个坑埋掉的是马屁家赵高这个家伙,
其实大秦帝国的崩溃几乎就是这货一手造成的,而且他两个儿子扶苏和胡亥都是被赵高弄死的,只是现在秦始皇还不知道而已。
如果有机会,嗯,一定要提前把赵高弄死。
陈聪特别想知道赵高如果提前挂了,大秦帝国最后会走向哪一步?
到底是如同后世所说的历史不能改变,还是大秦的发展走上另一个平行时空。
不过要弄死赵高,还要接触秦始皇,一切都需要自己有足够的实力,
读书讲理论他绝对干不过现在的方士,只能用钱去砸,收拢一大群人为自己摇旗呐喊,那么茶叶就可能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后世的文化人,没有不喜欢喝茶的。
只有在袅袅茶香之中,他们才会更加凝神静气的思考,如果再有一支香烟,估计文化人都会觉得自己有成仙的迹象。
“虞无涯,你说如果这种茶叶拿到咸阳会不会受到欢迎?”陈聪给每人倒上一杯第二泡的绿茶。
因为是夏天的茶叶,第二泡的茶水味道更加浓醇,虽然鲜甜之味减弱,但感觉更加苦涩提神。
“好茶好茶!”陈聪自己都忍不住一再赞叹,没穿越之前他虽然喝不起太贵的茶叶,但红茶绿茶花茶并不挑剔,喝过的所有茶叶都不如眼下这一杯让他有如此感受。
“咸阳路途遥远,来去不太方便,恩公如果想用此茶叶换钱的话,我倒是可以帮你带到宛城去试试。”虞无涯一边喝茶一边说。
“真的?”陈聪激动的差点儿把杯子丢了。
现在这个时候,对于陈聪来说出远门是不可能的,他还未成年,没有户籍记录也没有身份证明,所以即便是他弄到几十几百斤茶叶,绝对无法运送出去,一是没有人手,二是没有马匹,三是不认识路更不认识人。
但有两千年文明积累的他知道,无论在哪个时代,只要认识的人够多够复杂,很多事情都可以迎刃而解,最多就是多付出一些钱财而已。
而对于商人来说,用钱开路简直就不是一个事,有很多的时候有钱也没处使,就是因为不认识人。
虞无涯身份神秘莫测,陈聪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人,但能够被人追杀的人一般都不是普通人,无论穿衣还是说话举止看起来都很不一般,既然他说出能够去宛城帮忙,那至少他在南阳郡城认识人。
而且根据陈聪的判断,这家伙会武功。
因为这货的手劲奇大无比,而且用筷子抢菜吃的速度堪比闪电,牛大石两只手都抢不过他,不然在如此地广人稀野兽横行的年代,一个人都敢满世界乱跑,没两把刷子肯定不行。
时间一晃几天过去。
虞无涯的身体已经恢复到外表基本看不出来,至少行走跳跃没有太大问题,缝合伤口的细麻线陈聪也已经帮他抽掉,并没有发生伤口感染和崩裂的迹象,也就是说陈聪的外科手术是完全成功的,至于失血过多造成的体质虚弱,那个需要以后慢慢调养。
而陈聪已经养不起这个吃货了,一天三顿都是大鱼大肉,家里剩下的一百多斤野猪肉已经吃掉了三分之一,刚买回来的一石粮食也快吃完了。
而且经过三天的准备,陈聪炒制了几斤绿茶,用几个竹筒装上。
竹筒是陈聪特别制作的,用的是直径十厘米左右干透的老竹,经过修整处理之后,外表光滑已经没有了太多原始粗糙的感觉,而老黄的竹皮上陈聪还用烧红的铜锥烙刻上“紫云仙茶”四个行楷的简体汉字,而竹筒的其他部位,也用铜锥烙上几根细竹和几片竹叶,同时还歪歪扭扭的刻上一两句诗词。
或是: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或是:轻涛松下烹溪月,含露梅边煮岭云。
或是:欲访踏歌云外客,注烹仙掌露华香。
或是:三杯通大道,一壶合自然,但得茶中趣,勿为愚者传。
这些诗句有的是以前买的茶叶包装袋上印制的,天天看也就记了下来,还有一句是号称诗仙的李白大大脍炙人口的名句改编,只不过陈聪把酒字改成了茶字而已。
装满了茶叶的竹筒塞紧盖子,瓶口还用鱼胶密封好,免得路上下雨之后漏气,导致茶叶散失香味。
作为一个后世人,陈聪深知商品外包装的重要,一块钱的货用十块钱来包装,就能卖出一百块钱的价格,
因此为了让这些茶叶看起来有档次,有仙气,而且并不是普通的树叶那么简单,于是他绞尽脑汁之后制作了这几个在他看起来仍旧粗鄙不堪完全不上档次的竹筒,
但这些竹筒落在牛大石和陈姜氏眼中,那就是巧夺天工的东西,一截简单的竹子,就这样在陈聪手中变成了一件精美而神秘的东西。
小说《秦时纷争》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