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精选的一篇宫斗宅斗小说《穿越之农家医女种田二三事》,在网上的热度非常高,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有沈禾苗萧景明,作者山神庙的艾娜,无错版非常值得期待。《穿越之农家医女种田二三事》这本宫斗宅斗小说目前连载,更新了283349字。
穿越之农家医女种田二三事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夜色如墨,浓重得仿佛化不开的砚台,将整个青州城紧紧包裹。
新觅得的藏身宅院位于城西僻静处,青砖黛瓦,外表寻常,内里却曲折幽深。
书房内,只点了一盏孤灯,昏黄的烛火在微风中不安地跳跃着,将三人的影子拉长、扭曲,投在斑驳的墙壁上,如同暗处窥伺的鬼魅。
药味尚未完全散去,混合着陈年书卷和淡淡霉味,构成一种奇异的氛围。
萧景明靠在铺着软垫的酸枝木椅上,刚刚服下沈禾苗以那神秘灵泉精心煎煮的汤药。
一股温润的暖流自丹田化开,缓慢滋养着他受损的经脉,脸上那令人担忧的灰败之气褪去少许,恢复了几分血色。
然而,他眉宇间的凝重却如同窗外深沉的夜,挥之不去。
那双惯常锐利如鹰隼的眼眸,此刻也染上了深深的疲惫与思索。
内侍监首席太监魏公公,依旧是一身不起眼的灰布袍子,垂手侍立在萧景明身侧,微微佝偻着背,像一尊沉默的石像。
但他的眼神却锐利如常,时刻关注着周遭细微的动静,以及面前两位年轻人的神色变化。
空气沉凝得几乎能拧出水来。唯有烛芯偶尔爆开的“噼啪”声,短暂地划破这片令人窒息的寂静。
最终,还是魏公公率先开口,他那特有的、带着一丝阴柔却又不失沉稳的声音,打破了僵局:“殿下,沈大夫,”
他微微躬身,“有些事,到了该说明的时候了。否则,二位便如盲人夜行,危机四伏而不自知,老奴心中实在难安。”
沈禾苗心头一凛,知道关乎养济院、莲毒乃至他们自身命运的核心秘密即将揭晓。
她下意识地挺直了背脊,双手交叠置于膝上,素白的手指微微收紧。
她看了一眼萧景明,见他亦是对自己微微颔首,便深吸一口气,澄澈的目光投向魏公公,凝神静听。
萧景明调整了一下坐姿,牵动了内息,眉头微蹙,但声音依旧保持着镇定:“魏公,此处并无外人,但讲无妨。我与沈大夫,都需要知道我们面对的究竟是什么。”
魏公公的目光变得悠远而深邃,仿佛穿透了厚厚的墙壁,越过茫茫夜色,回到了那尘封在历史尘埃与皇家秘档的岁月长河之中。
“殿下可知,我大靖朝太祖皇帝,当年是如何于乱世之中崛起,横扫六合,定鼎天下的?”魏公公没有直接回答,反而先抛出了一个看似众所周知的问题。
萧景明沉吟片刻,依照史书所载回答:“史载太祖皇帝武勇盖世,韬略非凡,得天授神兵,麾下更能人异士辈出,民心所向,方成就千秋伟业…”
“史书所载,不过十之一二,甚至多有粉饰遮掩之处。”魏公公轻轻打断,声音愈发低沉肃穆,带着一种揭开历史面纱的庄重,“那些能人异士,所谓天授神兵,皆非空穴来风,但其真正的核心,在于九尊【山河鼎】。”
“山河鼎?”沈禾苗与萧景明几乎是同时出声,语气中充满了惊异与疑惑。
萧景明是隐约听过一些皇室秘闻,却从未得到证实;沈禾苗则纯粹是因这陌生的名词而感到好奇,同时心中那关于此世力量体系的模糊猜想,似乎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不错,山河鼎。”魏公公重重吐出这三个字,仿佛每个字都重若千钧。“此非寻常祭祀之器,乃是关乎我大靖、乃至整个九州气运的根本神物。”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如何将这惊世骇俗的秘辛清晰地道来:“传说在上古时期,有域外天魔撕裂虚空,入侵此界。彼时,天崩地裂,生灵涂炭,万物几近凋零。有先贤大能,不忍世间沉沦,率领万民,采撷天地之菁英,汇聚九州之龙脉,凝聚万民之愿力,倾尽所有,历时九十九载,方才铸就了九尊山河鼎。鼎成之日,光华照耀天地,终将天魔逐退,封印于虚空之外。九鼎自此便镇守九州龙脉节点,维系着此方世界的平衡与灵机。可以说,九鼎在,则天下安;九鼎失,则天下乱。得九鼎认可者,便可汇聚天下气运,执掌江山社稷。”
这番叙述,宛如一幅浩瀚而古老的画卷在二人面前缓缓展开。
沈禾苗心中巨震,域外天魔?先贤大能?汇聚愿力?这听起来更像是修仙世界的设定。
她终于恍然,为何此世感觉是“高武”而非“修仙”,原来是天地环境发生了变化!魏公公口中的“灵机潮汐”衰退,导致了修行之路断绝,世间才转而追求个体肉身的强横,形成了如今的武道格局。
而她的青藤生存舱,其科技与生机结合的力量体系,源自另一个截然不同的文明,与这个世界的“灵机”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在本源层面,似乎存在着某种微妙的、足以引起共鸣的关联。
魏公公没有留意沈禾苗内心的波涛汹涌,继续道:“太祖皇帝,便是得到了其中数尊山河鼎的认可,方能汇聚天下气运,麾下吸引无数能人效死,最终开创我大靖三百年基业。”
“然而,自三百年前那场‘灵机潮汐’衰退,天地异变,修行之路日渐艰难,那些能御气飞天、移山倒海的修真者逐渐隐世不出,世间便以武为尊。关于九鼎的真相,也随着时间流逝,成了只有历代帝王、太子以及极少数核心宗室成员,才得以知晓的最高秘辛。老奴也是蒙先帝与当今陛下信重,才略知一二。”
书房内再次陷入寂静,只有烛火摇曳,映照着萧景明震惊而恍然的脸,以及沈禾苗若有所思的神情。
“那红莲府…”萧景明到底是天家贵胄,敏锐地抓住了关键,将线索引向了当前的敌人,“他们如此处心积虑,弄出莲毒这等阴邪之物,难道也与这山河鼎有关?”
提到红莲府,魏公公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无比,带着深深的忌惮与厌恶:“殿下明鉴。红莲府的前身,便是前朝覆灭时,一心想要复辟的前朝余孽,与某些信奉‘红莲灭世、再造乾坤’的极端邪修组成的势力。”
“他们偏执地认为,当今世道浑浊,人心不古,皆因现有秩序腐朽所致。唯有以红莲业火焚尽世间一切,在那片‘纯净’的废墟之上,才能建立他们理想中的红莲神国。”
“他们蛰伏数百年,如同暗处的毒蛇,一直在寻找对抗乃至彻底摧毁山河鼎的方法。那‘莲毒’,阴损歹毒,能侵蚀生命本源,扭曲心智,老奴推断,恐怕就是他们弄出来的、用以污染龙脉气运,削弱乃至玷污山河鼎力量的邪物!”
“而青州…”萧景明眼神一凛,一个惊人的猜想浮上心头,“青州地下,莫非…”
魏公公重重地点了点头,脸上是前所未有的凝重。
他伸出枯瘦的手指,蘸了蘸旁边微凉的茶水,在紫檀木桌面上,缓缓写下一个笔力沉雄的“鼎”字。
水迹浸润木纹,清晰可见。随即,他用袖袍轻轻一抹,字迹瞬间消失无踪,仿佛从未存在过。
“老奴离京前,陛下曾密谕,根据皇室代代相传的秘录推断,九鼎之一的【坤元鼎】,主大地厚德,承载万物,极可能就沉睡在青州地脉深处!
红莲府在此地经营多年,根深蒂固,弄出养济院这等收集‘药人’,试验莲毒的邪窟,其根本目标,恐怕就是为了寻找并污染【坤元鼎】!
一旦让其得逞,青州乃至整个大靖南方的龙脉气运都将遭受重创,后果不堪设想!”
一切豁然开朗!养济院那口透着阴寒之气的古井、能侵蚀生命本源的诡异莲毒、实力高强手段狠辣的血莲卫突然现身……所有看似零散的线索,此刻都被一条无形的线串联起来,最终都指向了那尊沉睡的、关乎国本与天下安危的山河鼎之一的——【坤元鼎】!
沈禾苗忽然想起那夜血莲卫首领看到她催动青藤之力净化莲毒时,眼中闪过的惊骇与难以置信,以及他脱口而出却又未能说完的那个“灵…”字。
一个念头如电光石火般掠过脑海。
她看向魏公公,问出了心中积存已久的疑惑:“魏公公,那我的力量…他们似乎对此极为惊惧,称之为‘异端’。”
魏公公闻言,转向沈禾苗的目光,瞬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郑重,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
他仔细端详着沈禾苗,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这位年轻的医者。
“沈大夫,您的力量,老奴亲眼所见,充满无限生机,沛然莫御,能净化莲毒,克制红莲邪力。
在老奴看来,这绝非寻常医术或武功能解释。
此力…此力更像是…”他微微蹙眉,似乎在浩如烟海的记忆碎片中搜寻着最恰当的形容,缓缓道,“更像是古籍中描述的,在灵机充沛的上古时期,那些侍奉山河鼎,沟通天地,调和阴阳的‘祀’与‘巫’所拥有的,能与天地灵机、与山河鼎本身共鸣的【本源生机】!”
“什么?!”萧景明猛地转头看向沈禾苗,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
他原本只当她是一位医术超绝、心志坚韧、身怀秘密的奇女子,他对她的好感与保护欲,源于共历生死的信任和那份独特的欣赏。
却万万没想到,她的身上,竟背负着如此惊人、甚至牵扯到上古传说与世界本源的秘密与责任!保护她,已不仅仅是报恩或私人情谊,更是关乎大靖江山社稷,关乎天下苍生的重任!
魏公公继续道,语气愈发肯定:“红莲府称您为‘异端’,恐怕正是因为他们认出了,您的力量是他们邪毒之策的天然克星,是照亮他们黑暗计划的明灯!甚至…您的力量,可能是唤醒或守护【坤元鼎】的关键!
所以,他们才会如此忌惮,不惜动用隐藏在暗处、堪称镇府之宝的血莲卫,也要将您除之而后快。
您的存在,对他们而言,是最大的变数和威胁。”
书房内陷入了长久的、死一般的寂静。烛火依旧噼啪作响,光线明暗不定地映照着三人各异的神色——萧景明的震惊与凝重,魏公公的肃穆与敬畏,以及沈禾苗脸上最初的惊愕过后,逐渐沉淀下来的深思与明悟。
沈禾苗心中翻江倒海。
青藤生存舱的来历,她至今无法完全参透,但魏公公的话,仿佛为她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她终于明白了自己在这个世界的定位——她的青藤之力,并非简单的医疗外挂或自保手段,而是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卷入这场关乎天下气运、世界本源的古老斗争中的核心力量。
她是“巫”也好,“祀”也罢,或是别的什么,她的力量性质,决定了她无法置身事外。
萧景明看着身旁沉默不语的女子,烛光在她清丽侧脸上投下柔和的轮廓,但那双眼眸中闪烁的光芒,却比星辰更加坚定。
他心中涌起一股复杂难言的情绪,有担忧,有责任,更有一种奇异的、与她并肩面对命运的决然。
“所以,”沈禾苗缓缓开口,声音依旧清越,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冷静力量,打破了沉默,“我们现在要做的,不仅仅是查案救人,揭露养济院的真相,更是要在红莲府找到并污染【坤元鼎】之前,先一步找到它,并保护它。否则,一切皆休。”
“正是如此。”魏公公肃然应道,语气斩钉截铁,“而且必须快!血莲卫的现身,意味着红莲府在青州的行动已进入最后阶段,图穷匕见。
我们必须尽快找到通往地脉,接近坤元鼎的方法。
养济院的古井,阴气汇聚,莲毒源头隐约指向彼处,很可能就是其中一个入口,甚至是关键入口。”
“我明白了。”萧景明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体内翻涌的气血和心中的波澜。
皇子的担当与决断,重新回到他身上,那双深邃的眼眸中燃起灼人的光芒。
“魏公,加派我们所有可靠的人手,按照沈大夫之前根据莲毒流向和水脉所做的推测,全力探查青州城地下可能存在的隐秘网络,尤其是可能连接养济院、府衙、大牢、乃至几大家族宅邸等关键节点的通道。同时,严密监视陆知府、马逵,以及城中所有可能与红莲府有牵连之人的动向。任何风吹草动,立刻来报!”
“老奴领命!”魏公公躬身应道,身形虽佝偻,此刻却透出一股利剑出鞘般的锐气。
萧景明吩咐完毕,转而看向沈禾苗。
他的目光复杂而深沉,蕴含着担忧、请求,以及一种将她视为平等伙伴、乃至唯一希望的信赖,更带着并肩作战、生死与共的承诺。
“禾苗,”他唤了她的名字,声音低沉而恳切,“前路凶险,远超你我想象。红莲府经营数百年,底蕴深厚,手段诡异莫测,更有血莲卫这等强敌。此行,可谓九死一生。”他顿了顿,目光紧紧锁住她的眼眸。
“但天下苍生,青州百姓,乃至大靖国运,或许…真的需要你的力量。景明,在此恳请你,助我一臂之力,共渡此劫。”
他的话语沉重,却坦诚,没有以皇子的身份命令,而是以萧景明个人的身份请求。
沈禾苗迎着他坚定而灼热的目光,脑海中闪过养济院中那些被莲毒折磨得不成人形、如同活尸般的“药人”,闪过小团团依赖而纯净的眼神,闪过自己立下行医济世、挽救生命的初心。
这已不仅仅是自救,更是医者最大的责任——医治这方被邪力侵蚀的天地,拔除那深入龙脉的“病根”。
她的道,不容她退缩。
她缓缓站起身,素色的衣裙在烛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身姿挺拔如修竹。
清澈的眼眸中,闪烁着不容置疑的、如同磐石般坚定的光芒。
“我既然身负此力,便没有退缩的道理。”她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掷地有声,“红莲府以邪毒害人,扭曲生命,践踏生灵,便是与我行医之道心相悖。无论他们是为何种目的,这种行为,我绝不容忍。这件事,我管定了。”
她的回答,没有豪言壮语,却带着一种源于本心的强大力量。
这一刻,个人的命运与天下的兴衰,紧密地、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了一起。
皇子、身怀异术的医者、忠诚的老太监,三人在这昏暗的书房内,立下了共同的誓言。
一场围绕古老山河鼎、关乎世界本源力量的巨大风暴,终于在青州这片看似平静的土地下,汹涌澎湃,掀开了它致命的一角。
未来的道路布满荆棘与黑暗,但至少在此刻,希望的微光已在三人心中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