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功高震主诛三族?起兵剑指朱元璋这书写得真是超精彩超喜欢,作者壹锭妖火把人物、场景写活了,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小说主人公是蓝玉朱元璋,《功高震主诛三族?起兵剑指朱元璋》这本历史古代 小说目前连载,写了130569字!
功高震主诛三族?起兵剑指朱元璋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自从那天在灵堂上感受到朱元璋的杀意之后,一连好几天,蓝玉都过得很“规矩”。
太子大丧,国之哀事。他身为重臣,每天都得去宫里哭灵点卯,一次不落。
这天清晨,凉国公府的侧门打开,蓝玉骑着一匹高大的黑马,在一队亲兵的护卫下,缓缓驶出。
他依旧穿着一身素服,只是麻衣换成了白布袍子。他神情很肃穆,看起来因为太子的离世而悲伤不已。
可实际上,他的全部心神,都放在了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上。
从国公府到皇城的这条路,他走了十几年,闭着眼睛都能摸到。
但今天,他却发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在街对面的那个包子铺门口,多了一个卖梨的货郎。
那货郎挑着担子,嗓门很大,不停地吆喝着。可蓝玉注意到,从他出门到现在,货郎的眼睛就没离开过自己的队伍,一担子梨,更是一颗都没卖出去。
再往前走过一个路口,墙角下蹲着两个看似在聊天的闲汉。
当他的马队经过时,那两人的谈话声戛然而止,目光直勾勾地盯着他,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街角,才重新低下头去。
蓝玉心里很清楚,这些人都是谁。
锦衣卫的暗哨。
那张无形的大网,已经开始在自己身边悄然收紧。
他不能表现出任何异常。
他必须维持住自己“骄横跋扈”的人设。
走到御史大夫赵谦的府邸门口时,蓝玉的嘴角忽然勾起一抹冷笑。
赵谦是朝中有名的言官,向来与他不对付,前些日子还上本参过他“纵容家奴,侵占民田”。
此时,赵谦的轿子正好从府里抬出来,看样子也是要去宫里。
蓝玉双腿一夹马腹,胯下的黑马嘶鸣一声,猛地加速。
“驾!”
他大喝一声,座下的马匹如同一道黑色的旋风,从赵谦的轿子旁飞驰而过。
前几天下过一场雨,路上还有些积水。
马蹄卷起大片的泥浆,劈头盖脸地就泼了过去。
“哎哟!”
轿子里的赵谦发出一声惊呼。他那顶崭新的青呢轿,瞬间被染上了一大片污秽的泥点子。就连跟在旁边的轿夫,也被溅了一身。
“蓝玉!你……”
赵谦气得掀开轿帘,伸出指头刚要破口大骂。
蓝玉却已经纵马跑远了,只留下一串嚣张的大笑声。
“哈哈哈哈……赵大人,上朝要紧,恕蓝某不等你了!”
声音里充满了得意和挑衅。
赵谦一张老脸涨成了猪肝色,指着蓝玉的背影,气得浑身发抖。“粗鄙武夫!简直是粗鄙不堪!老夫定要再参你一本!”
蓝玉的亲兵们跟在后面,一个个都面带笑意,觉得自家公爷还是跟以前一样,半点亏也吃不得。
可他们谁也没看到,在转过街角之后,蓝玉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了。
他的眼神很冷漠。
他知道,自己这番幼稚的举动,很快就会传到朱元璋的耳朵里。
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
一个因为悲伤而行为乖张,肆意发泄情绪的猛将,总比一个冷静沉着,工于心计的权臣,要让皇帝放心得多。
回到府中,他又立刻换了一副面孔。
他命人传话下去,就说自己心情郁结,要在府里大宴宾客,借酒浇愁。
一时间,凉国公府里歌舞升平,酒肉飘香,似乎完全忘了这是在国丧期间。
这种荒唐的举动,自然又引来了无数的非议。
但是,只有蓝玉自己知道,他这是在为蓝春的秘密行动打掩护。
府里越是喧闹,那些监视的眼睛就越是会盯紧自己,也就越会忽略那些毫不起眼的后门和不断进出府邸的采买车辆。
夜深人静,一场“宴饮”终于散去。
蓝玉屏退了所有人,独自一人坐在书房里。
他一点醉意都没有。
白天感受到的监视,让他明白局势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他必须和朝中的关键人物,进行一次最后的“互动”。
第二天,在兵部议事结束之后,蓝玉特意放慢了脚步,走在最后面。
果然,在兵部衙门口的台阶下,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那人穿着一身飞鱼服,腰挎绣春刀,面容很冷峻,眼神像鹰一样锐利。
正是锦衣卫指挥同知,蒋瓛。
未来的那把刀,亲自负责“蓝玉案”的刽子手。
蒋瓛看到蓝玉出来,脸上没有丝毫表情,只是标准地一抱拳,微微躬身。
“见过凉国公。”他的声音和他的表情一样,没有半点温度。
蓝玉却像是见到了老朋友,哈哈大笑起来,走下台阶,伸出蒲扇般的大手,重重地拍在了蒋瓛的肩膀上。
“哎呀,这不是蒋指挥嘛!真是巧啊!”
蒋瓛的肩膀被拍得微微一沉,但他站得很稳,连眉头都没皱一下。
“公务在身,在此等候吏部的一位大人。”他言简意赅地解释道。
“公务,公务,天天都是公务!”蓝玉一副大大咧咧的样子,凑近了蒋瓛,压低了声音,带着一股酒气说道:“兄弟,你们锦衣卫最近可是辛苦了。大热天的,还得帮我老蓝看着家门口,不容易啊。”
说完,他还冲着蒋瓛挤了挤眼睛。
蒋瓛的瞳孔猛地一缩。
他没想到,蓝玉竟然会如此直白。
他这是在挑衅?还是在试探?
一瞬间,蒋瓛的脑中闪过了无数个念头。但他脸上依旧没有变化,只是淡淡地回道:“国公爷说笑了,卑职听不明白。”
“哈哈,不明白就不明白吧。”蓝玉直起身子,又用力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改天,改天我请你喝酒!咱们好好聊聊!”
说完,他便不再理会蒋瓛,大笑着扬长而去。
蒋瓛站在原地,一动不动,直到蓝玉的身影消失在远处,他才缓缓地抬起手,摸了摸自己被拍过的肩膀。
肩膀上,还残留着蓝玉手掌的温度和巨大的力道。
他的眼神变得很复杂。
作为一个职业特务,他能感觉到蓝玉身上那种悍不畏死的气势。但今天这番举动,却又显得那么轻浮和愚蠢。
这个人,到底是真的蠢,还是装出来的蠢?
蒋瓛第一次,对自己未来的任务,产生了一丝不确定。
而另一边,坐上马车的蓝玉,脸上的笑容也早已消失。
刚才的接触,让他确认了一件事。
蒋瓛就是朱元璋的那条忠犬。
从他眼中,蓝玉看不到任何可以拉拢的可能。
这条路,走不通。
他闭上眼睛,靠在车厢上。
监视越来越紧,说明皇帝的耐心正在飞快地消耗。
自己必须加快速度了。
回到府中后,他立刻叫来一个绝对心腹的亲卫。
“去城西的报恩寺,上一炷香。”他将一个看起来很普通的平安香囊递给亲卫,“把它放在观音像前的第三个蒲团下面。”
亲卫没有任何疑问,接过香囊,揣进怀里,躬身退下。
蓝玉看着亲卫离去的背影,眼神很深邃。
这是他布置再外面的暗桩,下达指令的最高级别信号。
这个信号一旦发出,就意味着,“惊蛰”计划,正式从准备阶段,进入了启动阶段。
藏在运河上的财富,潜伏在各地的旧部,都将闻风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