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机
一个莫得感情的推书机器

第4章

金莲川的秋天,风里都裹着烤羊肉的香味!

忽必烈蹲在田埂上,看着姚枢种的谷子,笑得嘴都合不拢——绿油油的谷穗沉甸甸的,压得杆子都弯了腰,比他去年射中的黄羊还壮实!

“姚先生,你这手艺绝了!”忽必烈伸手摸了摸谷穗,颗粒饱满得能硌着指腹,“这一亩地能收多少?够咱们营地里的人吃多久?”

姚枢捋着胡子笑:“回王爷,这谷子一亩能收五石!咱们种了二十亩,够士兵们吃俩月的!等明年开春再多种点,以后就不用愁粮食了!”

“太好了!”忽必烈刚要拍手,就听见身后“哗啦”一声——回头一看,旭烈兀正坐在谷堆上,手里抓着一把谷子往嘴里塞,吃得满脸都是糠。

“旭烈兀!你疯了?!”忽必烈赶紧跑过去,把他手里的谷子打掉,“这是生的!吃了会拉肚子的!”

旭烈兀吐了吐舌头,嘴角还挂着谷粒:“我想尝尝熟了啥味儿嘛!姚先生说这谷子能做米饭,比奶皮子还香,我忍不住!”

姚枢笑得直摇头:“二王子别急!等明天咱们收割了,就给您做白米饭,再炖个羊肉,保准您吃三大碗!”

“真的?!”旭烈兀一下子从谷堆上跳下来,差点踩坏几株谷子,“那咱们现在就收割!我来帮忙!”

他说着就伸手去拽谷穗,结果用力太猛,连杆子都拔起来了。忽必烈赶紧拉住他:“别瞎捣乱!让士兵们来,你去旁边待着!”

正闹着,老哈达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手里举着个牛皮信封,脸涨得通红:“王爷!王爷!和林来的使者!大汗有诏书!”

“和林的使者?”忽必烈心里一动——蒙哥大哥这时候派使者来,是有啥急事?难道是漠南的治理有了回音?

他赶紧拍了拍身上的土,往大营走去:“快!去接使者!旭烈兀,你别跟着瞎跑,把脸上的糠擦干净!”

旭烈兀赶紧用袖子擦脸,结果越擦越脏,活像个刚从灶膛里爬出来的小鬼。他跟在忽必烈后面,小声问:“哥,你说使者是不是来送好吃的?上次蒙哥大汗送的奶糖,我还没吃够呢!”

忽必烈没理他,心里琢磨着蒙哥的用意——最近金莲川幕府办得红火,粮草也足了,难道大汗是要给自己派新任务?

刚到营门口,就看见两个穿着金色铠甲的使者,骑着高头大马,正站在那里。为首的使者叫帖木儿,是蒙哥身边的近侍,忽必烈认识。

“帖木儿!”忽必烈走过去,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一路辛苦!快进帐里坐,喝碗奶茶!”

帖木儿翻身下马,从怀里掏出一卷明黄色的诏书,表情严肃:“四王爷,大汗有旨,请您接诏!”

忽必烈赶紧整理了一下衣袍,跪了下来。营地里的士兵和幕僚们也都围了过来,齐刷刷地跪下,连旭烈兀都忘了问吃的,乖乖地跟着跪好。

帖木儿展开诏书,用洪亮的声音念了起来:“奉天承运,大蒙古国大汗蒙哥诏曰:南宋顽抗,久未臣服。今欲取西南大理,以破南宋之围。四弟忽必烈,英明神武,可率军远征大理。务于明年春启程,兵分三路,直取滇地。钦此!”

念完诏书,帖木儿把诏书递给忽必烈:“四王爷,大汗命您即刻准备,不可延误。”

忽必烈接过诏书,心里又惊又喜——征大理!这可是大任务!既能展现自己的军事才能,又能积累政治资本,简直是天赐良机!

他站起身,用力握紧诏书:“请帖木儿使者回复大汗,忽必烈定不辱使命!必取大理,为大蒙古国开疆拓土!”

旭烈兀也站起来,凑到忽必烈身边,小声问:“哥,大理是啥地方?有红烧肉吃吗?”

周围的人都笑了。帖木儿也忍不住笑了:“二王子,大理在西南,那里有好多好吃的水果,比草原的野果还甜!”

“真的?!”旭烈兀眼睛一亮,“那咱们赶紧去!我要吃好多好多水果!”

忽必烈敲了下他的脑袋:“就知道吃!征大理是去打仗,不是去游山玩水!”

“打仗也得吃啊!”旭烈兀梗着脖子,“娘说的,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要是士兵们没力气,怎么打仗?”

这话一出,连帖木儿都笑了:“二王子说得在理!大汗也特意叮嘱,让您多带粮草,务必保证士兵们的补给。”

忽必烈点点头,对帖木儿说:“多谢大汗关心!我这就召集幕僚,商量出征的事。帖木儿使者,您一路劳累,先去帐里歇息,晚上我设宴款待您!”

“多谢四王爷!”帖木儿躬身行礼,跟着老哈达去歇息了。

忽必烈转身对围过来的幕僚们说:“大家都听到了吧?大汗命咱们征大理!这事不小,咱们得好好商量商量!”

刘秉忠第一个开口:“王爷,征大理路途遥远,还要穿越吐蕃不毛之地,那里气候恶劣,粮草难运,可得提前规划好路线!”

姚枢也点头:“刘先生说得对!吐蕃那边冬天冷得能冻掉耳朵,夏天又多雨,山路难走。咱们得赶在冬天之前穿过吐蕃,不然士兵们会冻坏的!”

张文谦推了推眼镜,手里拿着个小本子:“我刚算了算,咱们现在有士兵三万,战马五千匹,粮草能撑四个月。要是走吐蕃那条路,至少得走两个月,还得留两个月的粮草打仗,得再准备至少两个月的粮草才行!”

窦默也补充道:“还有药品!吐蕃那边多瘴气,士兵们容易生病,得带足草药,最好再找几个懂医术的汉人同行。”

忽必烈听着大家的话,心里越来越有底:“好!就按大家说的办!刘秉忠,你负责规划路线,尽量避开难走的山路;姚枢,你和张文谦一起准备粮草,越多越好;窦默,你负责找医生和药品;赵璧,你负责起草军令,通知各部做好准备!”

“是!”大家齐声应道,转身去忙了。

旭烈兀还跟在忽必烈身边,拉着他的袖子:“哥,那我呢?我能干嘛?”

忽必烈想了想:“你就负责……监督士兵们训练!别让他们偷懒!”

“好嘞!”旭烈兀高兴得跳起来,“我这就去!谁要是偷懒,我就罚他不许吃烤羊肉!”

看着旭烈兀跑远的背影,忽必烈无奈地摇了摇头——这弟弟,就知道用吃的威胁人。

接下来的几天,金莲川的营地就像开了锅一样,热闹得不行。

刘秉忠拿着一张巨大的地图,天天趴在桌子上画路线。旭烈兀总喜欢凑过去看,还在地图上画小兔子、小山羊,气得刘秉忠哭笑不得:“二王子,这是路线图,不是画纸!”

旭烈兀满不在乎:“我知道!我画的是咱们路上能遇到的猎物!你看这只兔子,肯定比草原上的肥!”

姚枢和张文谦忙着准备粮草,把营地里的仓库堆得满满当当。老哈达负责清点粮草,天天数得头晕眼花。有一次,他数着数着,把盐袋当成了糖袋,差点把盐当成糖倒进奶茶里,幸好张文谦及时拦住了:“老哈达,这是盐!不是糖!你要是倒进去,奶茶就成咸菜汤了!”

窦默则四处寻找医生。他听说附近有个汉人老中医,医术很高明,就亲自去请。老中医一开始不愿意去,说自己年纪大了,走不动远路。窦默好说歹说,还答应给老中医带足草药和干粮,老中医才勉强同意。

赵璧起草军令,写得手都酸了。旭烈兀跑去看他,看见纸上写满了字,就问:“赵先生,你写这么多字,士兵们能看懂吗?”

赵璧笑着说:“我会让士兵们的队长念给他们听的。二王子,你要不要也听听?”

旭烈兀赶紧摇头:“不要不要!我听不懂!我还是去监督士兵训练吧!”

士兵们的训练也很热闹。旭烈兀拿着个小鞭子,站在旁边,谁要是动作慢了,他就喊:“快点!再慢就不给你吃烤羊肉了!”

有个士兵故意逗他:“二王子,要是咱们打赢了大理,能吃多少烤羊肉?”

旭烈兀想了想,伸出手指头:“至少……十只!不,一百只!”

士兵们都笑了:“好!那咱们就好好训练,争取吃一百只烤羊肉!”

这天,忽必烈正在检查战马,突然看见远处来了一队骑兵,为首的是个身材高大的汉子,穿着黑色的铠甲,骑着一匹黑马,老远就喊:“忽必烈王爷!我来了!”

“兀良合台!”忽必烈高兴得拍了下手——兀良合台是蒙古名将,跟着成吉思汗打过西征,勇猛又有谋略,是忽必烈最倚重的大将!

兀良合台翻身下马,走到忽必烈面前,抱了抱他:“四王爷!听说你要征大理,我特意从和林赶来!这仗,我跟你一起打!”

“太好了!”忽必烈拍了拍他的肩膀,“有你在,我心里更有底了!走,进帐里聊!老哈达,赶紧烤只羊,再拿最好的奶酒!”

进了帐,兀良合台喝了口奶茶,开门见山:“王爷,征大理的事,我听说了。吐蕃那条路不好走,我以前去过一次,那里的山路窄得只能容一匹马过,还经常有雪崩!”

“雪崩?!”忽必烈愣了一下,“这么危险?”

“可不是嘛!”兀良合台说,“我上次去,就遇到过雪崩,差点把我的战马埋了!咱们得提前派探马去探路,避开容易雪崩的地方。”

“我已经让刘秉忠规划路线了,”忽必烈说,“他会尽量避开危险的地方。对了,粮草和药品也在准备,应该能撑到大理。”

正聊着,旭烈兀跑了进来,手里拿着块刚烤好的羊腿,递给兀良合台:“兀良合台叔叔!你吃羊腿!这是我让老哈达特意给你烤的,可香了!”

兀良合台接过羊腿,笑着摸了摸旭烈兀的头:“还是二王子懂事!叔叔谢谢你!”

旭烈兀得意地说:“我还知道,你喜欢吃奶豆腐!我已经让老哈达给你装了一袋,等出发的时候给你带上!”

“好!好!”兀良合台笑得更开心了——谁能想到,这个在战场上威风凛凛的大将,居然最喜欢吃小孩子送的奶豆腐呢!

接下来的日子,兀良合台也加入了准备工作。他经验丰富,帮着刘秉忠调整了路线,还教士兵们如何在山地作战,如何应对雪崩和瘴气。士兵们都很佩服他,训练得更认真了。

眼看出发的日子越来越近,营地里的气氛也越来越热闹。士兵们都在收拾行李,有的在擦武器,有的在喂战马,有的在跟同伴开玩笑。

“你说吐蕃的蚊子大不大?”一个士兵问。

“肯定大!”另一个士兵说,“我听说能有拳头那么大!不过没关系,咱们可以烤着吃,就当加菜了!”

“哈哈!你可真能想!”

“要是遇到老虎怎么办?”

“怕啥!咱们有弓箭!一箭就能射穿它的脑袋!”

旭烈兀也在收拾行李,偷偷往里面塞奶豆腐和风干肉。忽必烈发现了,把他的行李打开,倒出一大堆吃的:“旭烈兀!你是去打仗还是去野餐?带这么多吃的,行李都要超重了!”

“我怕路上没得吃嘛!”旭烈兀委屈地说,“吐蕃那边肯定没有烤羊肉,我带点奶豆腐,饿了就能吃!”

忽必烈无奈地叹了口气,又给了他塞回两块奶豆腐:“最多带两块!再多就不行了!”

“谢谢哥!”旭烈兀高兴得跳起来,赶紧把奶豆腐藏好。

终于,到了出发的前一天。营地里张灯结彩,老哈达烤了十只全羊,还煮了一大锅奶茶。忽必烈和幕僚们、将领们围坐在一起,喝酒吃肉,讨论明天的行程。

“明天一早,咱们就出发!”忽必烈举起酒杯,“第一站先到河西,然后再进吐蕃!大家路上都小心点,互相照应!”

“是!”大家齐声应道,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兀良合台也举起酒杯:“王爷放心!有我在,保证把士兵们安全带到大理!”

旭烈兀也举起个小碗,里面装着奶茶:“我也会好好监督士兵训练的!谁要是偷懒,我就罚他不许吃烤羊肉!”

大家都笑了,营地里的气氛热闹又温馨。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营地里就响起了号角声。士兵们纷纷起床,收拾好行李,牵着战马,在营门口集合。

忽必烈穿着崭新的铠甲,骑着踏雪,站在队伍前面。他拔出腰间的弯刀,指向南方:“兄弟们!咱们今天出发,去征大理!等打赢了,咱们就回来吃烤全羊!”

“好!”士兵们齐声呐喊,声音震得草叶都晃。

刘秉忠、姚枢、张文谦他们也骑着马,跟在忽必烈后面。窦默还抱着几本书,说要在路上给士兵们讲经,鼓舞士气。

旭烈兀骑着他的小马“追风”,跟在兀良合台身边,手里拿着个小鞭子,像个小将军一样。

就在大军准备开拔的时候,兀良合台的亲兵突然跑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封密封的牛皮信,脸色有点慌张:“将军!漠北来的密信!”

兀良合台皱了皱眉——漠北来的密信?这个时候,谁会给我寄密信?

他接过信,拆开一看,脸色瞬间变了——信上的字不多,但每一个字都像一块石头,砸在他的心上。

信里写的,竟然是关于这次南征的路线和后勤!有人在暗中修改他们的路线,还打算在粮草上动手脚!

忽必烈看出了兀良合台的不对劲,催马上前:“兀良合台,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兀良合台赶紧把信藏起来,勉强笑了笑:“没……没什么,王爷。就是家里来的信,问我什么时候回去。”

忽必烈皱了皱眉——他了解兀良合台,他不是那种会因为家里的事分心的人。刚才他的脸色,明明是遇到了大事!

但看着整装待发的大军,忽必烈没有再多问——现在不是追问的时候,不能动摇军心。

他拍了拍兀良合台的肩膀:“要是家里有急事,就跟我说。咱们是兄弟,互相帮忙!”

“谢谢王爷!”兀良合台低下头,不敢看忽必烈的眼睛——他不知道,这封密信背后,到底藏着什么阴谋?是漠北的守旧贵族搞的鬼?还是有人想在大汗面前陷害忽必烈?

大军缓缓开拔,马蹄声“嗒嗒嗒”地响,像在敲打着每个人的心。

忽必烈骑着踏雪,走在队伍最前面,心里却隐隐有些不安——兀良合台刚才的样子,肯定有问题。那封密信,到底写了什么?

风里带着草原的草香,却吹不散忽必烈心里的疑虑。

他们的南征之路,才刚刚开始。

修改路线的人是谁?

粮草上动手脚的阴谋能得逞吗?

兀良合台会把真相告诉忽必烈吗?

这场看似顺利的远征,背后到底还藏着多少看不见的危险?

没有人知道答案。

只有那封藏在兀良合台怀里的密信,在无声地诉说着一个即将到来的风暴……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