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月饼祭祖换和果子,我一把火烧了百年招牌》是一本让人欲罢不能的精品故事小说,作者“孜孜”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带来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本书的主角是苏倩倩苏锦,一个充满个性和魅力的角色。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9401字,喜欢阅读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月饼祭祖换和果子,我一把火烧了百年招牌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2
05
王局长一踏进祠堂,目光就如利剑一般,扫过全场。
当他看到供桌上那一片狼藉,和角落垃圾桶旁散落的月饼包装时,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哪位是苏倩倩女士?”
他的声音不怒自威。
苏倩倩吓得一个哆嗦,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一步。
“我……我就是……”
王局长没有看她,而是径直走到我面前,看着我手里捧着的月饼。
“小苏,辛苦你了。”
他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然后转身,目光如炬地盯着苏倩倩。
“苏女士,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故意损毁非遗项目的行为,将面临严重处罚。现在,请你和你的团队,立刻停止直播,跟我们走一趟,配合调查。”
两个穿制服的人立刻上前,站到了苏倩倩和田中大师的身后。
“不……王局长,这是个误会!”
苏倩倩彻底慌了,她抓住王局长的胳膊,语无伦次地解释。
“我们只是想创新,想让苏家走向国际……我不知道那是犯法的啊!”
“创新?”王局长甩开她的手,冷笑道,“创新就是把祖宗的宝贝扔进垃圾桶,把别人的东西捧上神坛吗?苏女士,你的这种创新,我们文物保护部门可不敢苟同!”
田中大师也急了,他通过苏倩倩的助理,大声辩解:“我是一位艺术家!我的作品在任何国家都受到尊重!你们不能这么对我!我是国际友人!”
“国际友人?”王局长瞥了他一眼,“在中国的土地上,就要遵守中国的法律。任何人,都没有特权。”
他一挥手,那两个制服人员立刻就要带人走。
就在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了。
“都住手!”
伴随着一声虚弱但急切的呼喊,我的爷爷,苏明城,竟然被人用轮椅推了进来。
他身后跟着疗养院的护工,显然是看到了直播,不顾一切地赶了过来。
“爷爷!”
苏倩倩哭着扑了过去。
“爷爷您快跟王局长说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知道会这样……”
爷爷没有理她。
他被护工推到祠堂中央,浑浊的眼睛扫过满地狼藉,最后,落在我身上。
他的嘴唇颤抖着,伸出枯瘦的手,想要抓住我,却又无力地垂下。
“小锦……爷爷……爷爷对不起你……”
一滴老泪,从他满是皱纹的眼角滑落。
看到爷爷这副模样,我心中的怒火,也消散了大半,只剩下无尽的酸楚。
“爷爷,您怎么来了?医生不是说您不能情绪激动吗?”
我快步上前,握住他冰冷的手。
“我再不来,苏家的根就要被刨了!”
爷爷激动地咳嗽起来,他指着苏倩倩,气得说不出话。
“你……你这个不孝孙女!我当初是怎么教你的?苏家的手艺,是我们的命!你怎么敢……你怎么敢把它扔了!”
“爷爷,我错了……”苏倩倩跪在地上,泣不成声,“可是我也是为了苏家好啊!现在生意难做,没有投资,我们连这个老宅子都保不住了!我拿了海外的钱,就得听人家的啊!”
“所以你就拿祖宗的东西去换钱?”爷爷气得浑身发抖,“我苏明城,怎么就教出了你这么个东西!”
他剧烈地喘息着,脸色越来越差。
“快!快叫医生!”我急忙对护工喊道。
现场顿时乱作一团。
就在这片混乱中,一个清瘦矍铄的身影,在几位老师傅的簇拥下,缓缓走了进来。
是华夏糕点界的泰斗,被誉为“南派宗师”的刘宗师。
他也是王局长请来的。
刘宗师没有理会众人的混乱,他走到供桌前,弯下腰,用手指捻起一点地上的和果子残渣,放进嘴里,细细品了品。
然后,他抬起头,目光落在了惊魂未定的田中大师身上。
“田中一雄,”刘宗师的声音平静而苍老,“二十年不见,你的手艺,还是没什么长进啊。”
06
刘宗师的话,让现场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他和田中大师身上。
田中一雄,也就是田中大师,脸色变得极其难看。
“您……您是……”他看着刘宗师眼中充满了震惊。
“看来你还没忘了我。”刘宗师淡淡一笑,笑容里却带着几分冷意。
“二十年前,你还是个毛头小子,跑到我的百味斋,说是来交流学习。我见你态度诚恳,便让你在我的后厨待了一个月。怎么,我教你的那些手艺,你都拿去自立门户,还成了大师了?”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什么?这个日本人的手艺是跟刘宗师学的?”
“我的天,那他不就是个骗子吗?”
“我就说嘛,一个外国人,怎么可能做出那么地道的点心,原来是偷师学艺来的!”
苏倩倩也懵了,她难以置信地看着田中大师,又看看刘宗师。
“刘宗师……您……您不是在开玩笑吧?田中大师可是樱花国最负盛名的和果子匠人……”
“匠人?”刘宗师冷哼一声,他指着地上那摊污秽。
“这东西,也配叫匠心之作?”
他转向田中一雄,声音陡然严厉起来。
“我来问你,这菊花纹样,是不是脱胎于我教你的落叶酥的起酥手法?这豆馅的调味,是不是照搬了我百味斋的陈皮红豆沙的方子?你不过是把形状换了换,把名字改了改,就敢腆着脸说是你的艺术?”
刘宗师的每一句话,狠狠地砸在田中一雄的心上。
他的脸由红变白,又由白变青,冷汗顺着鬓角直流。
“我……我没有……那是我们樱花国的传统工艺……”他还在做最后的挣扎。
“传统工艺?”刘宗师不屑地笑了。
他转向王局长:“王局,麻烦你的人,查一下这位田中大师的履历。看看二十年前,他是不是曾经以文化交流生的身份,在金陵的百味斋学习过一个月。”
王局长立刻会意,对自己身后的人低声吩咐了几句。
不到五分钟,一个年轻人拿着平板电脑快步走来,在王局长耳边汇报。
王局长听完,脸上露出一抹了然的冷笑。
他看向田中一雄:“田中先生,根据我们的出入境记录和相关学籍档案显示,您确实在二十年前,于金陵百味斋,也就是刘宗师的店里,学习过中式面点制作。对此,你还有什么要解释的吗?”
真相大白!
田中一雄瞬间面如死灰,瘫坐在地上。
他引以为傲的大师光环,在这一刻,碎得彻彻底底。
将捧上神坛的苏倩倩,此刻也成了全场的笑话。
她花大价钱请来的国际大师,竟然是个偷师学艺的骗子。
国际合作,不过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商业欺诈。
用来取代自家非遗月饼的艺术品,只是一个拙劣的仿冒货。
直播的镜头,忠实地记录下了这一切。
弹幕上,谩骂几乎要将屏幕淹没。
苏倩倩看着手机上不断弹出的新闻推送。
“惊天丑闻!日本和果子大师竟是中式点心学徒!”
“百年老店苏家祭祖闹剧,非遗传承人怒揭骗局”
她知道自己完了。
苏家也完了。
07
“爸,你打我做什么啊?”
一声清脆的巴掌声后,苏倩倩捂着脸,难以置信地看着不知何时赶来的父亲,我的二叔苏振华。
二叔气得浑身发抖,指着她骂道:“我打你这个蠢货!你知不知道你都干了些什么!苏家的脸,都被你丢尽了!”
他打完女儿,又立刻换上一副谄媚的笑脸,跑到我爷爷的轮椅前。
“爸,您消消气,都是倩倩不懂事,被那个日本人给骗了!您可千万别气坏了身子啊!”
爷爷闭着眼,连看都懒得看他一眼。
苏振华讨了个没趣,又跑到王局长和刘宗师面前,点头哈腰。
“王局长,刘宗师,真是对不住,让二位看笑话了。这事儿都怪我教女无方,我一定好好教训她,给二位一个交代!”
王局长面无表情:“交代?你准备怎么交代?苏女士毁坏非遗,田中一雄商业欺诈,这已经不是你们的家事了,我们会依法处理。”
二叔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他知道,一旦走了法律程序,苏倩倩不仅要面临巨额罚款,可能会有牢狱之灾。
他急得满头大汗,最后,把目光投向了我。
“小锦啊,”他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脸上堆满了讨好的笑,“你看,倩倩她也是一时糊涂。咱们都是一家人,打断骨头还连着筋。你就看在二叔的面子上,跟王局长求求情,饶了她这一次吧?”
我看着他虚伪的嘴脸,心中一阵冷笑。
之前我被保安架着的时候,他躲在人群里,一言不发。
现在出事了,倒想起来我们是一家人了。
“二叔,”我缓缓开口,“你刚才说,倩倩是被骗了。可我记得,是她亲口说,我们苏家的月饼是土死的东西,是她亲手,把它扔进了垃圾桶。”
我的话,让二叔的笑容僵在了脸上。
“而且,”我继续说道,“也是她,为了所谓的流量和海外代理权,执意要用一个骗子的仿冒品,来祭拜我们苏家的列祖列宗。”
“一家人?在她说出那些话,做出那些事的时候,她可曾想过,我们是一家人?”
我字字诛心,二叔被我怼得哑口无言,一张脸涨成了猪肝色。
苏倩倩见求情无望,突然破罐子破摔地大喊起来。
“苏锦!你别得意!就算我坐牢,你也别想好过!我告诉你们,苏家早就被我掏空了!我把老宅抵押给了银行,所有的流动资金都投给了田中一雄的公司!现在他完了,银行马上就会来收房子!我们苏家,要完大家一起完!”
她状若疯癫地笑着,眼中满是报复的快意。
“什么?”
二叔和在场的族人们都惊呆了。
爷爷更是气得一口气没上来,猛地从轮椅上栽了下去。
“爷爷!”
我瞳孔一缩,连忙冲过去扶住他。
现场再次陷入一片混乱。
救护车呼啸而来,将爷爷紧急送往医院。
祠堂里,只留下一片狼藉和绝望的苏家人。
二叔瘫坐在地上,喃喃自语:“完了……全完了……”
苏倩倩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傻了,呆呆地跪在原地。
王局长和刘宗师看着这一幕,都忍不住叹了口气。
一个好好的百年世家,就这么被一个利欲熏心的不孝子孙,给毁了。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苏家大势已去的时候,王局长身后的一个年轻人,接了个电话后,快步走到他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王局长听完,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
他走到我面前,用一种全新的,带着探究和敬佩的目光看着我。
“小苏,没想到啊……你竟然还留了这么一手。”
08
我安顿好被吓坏的福伯和几位老师傅,才转头看向王局长。
“王局长,您指的是什么?”
王局长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扬了扬下巴,示意我看向门口。
几位西装革履的银行高管,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正快步走来。
为首的,是京海市最大银行的行长,李行长。
二叔苏振华看到他们,脸色“唰”地一下变得惨白,以为是来收房子的,几乎要瘫倒在地。
然而,李行长却看都没看他一眼,径直走到我面前,恭敬地伸出双手。
“苏先生,您好。我是瑞丰银行的李振。关于贵府的抵押贷款,我们总行已经收到了通知。”
苏倩倩听到这话,脸上又露出了那种恶毒的笑容。
“苏锦,听到了吗?银行来收房子了!你不是清高吗?你不是要守着这破规矩吗?我看你今晚睡哪儿!”
李行长皱了皱眉,回头看了她一眼。
他转向我,继续说道:“苏先生,就在半小时前,一位匿名的神秘买家,已经全款买下了贵府的全部债权。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您,以及苏家,不再欠我们银行一分钱。这座老宅,物归原主。”
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我。
“这是债权转移的证明文件,请您过目。”
整个祠堂,所有人都惊呆了。
苏倩倩的笑声戛然而止。
“不……不可能!”她尖叫起来,“那可是三个亿的贷款!谁会花三个亿来做这种冤大头?”
我也愣住了。
我低头看着手里的文件,白纸黑字做不得假。
到底是谁在背后帮我?
我的脑海里闪过无数个名字,却又一一否定。
王局长看着我疑惑的表情,笑着解释道:“小苏,你可能还不知道。就在刚才,基金会紧急召开了一个会议。”
“会上一位爱国企业家,决定成立一个中华传统技艺传承与保护专项基金。”
他顿了顿。
“而这个基金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斥资,保下你们苏家的祖宅和这块苏氏正宗的百年招牌。”
“并且,基金会还决定,将聘请你,苏锦先生,作为该基金会的首席技术顾问,全权负责苏氏糕点未来的经营和非遗技术的传承推广工作。所有的资金支持,都将由基金会承担。”
这意味着,苏家不仅没有破产,反而得到了国家的铁饭碗!
而我从一个即将破产的家族掌门人,一跃成为了国家级项目的负责人。
这反转,来得太快。
二叔苏振华第一个反应过来,他一把抱住我的腿。
“小锦!哦不,苏顾问!您真是我们苏家的大救星啊!二叔之前有眼不识泰山,您大人有大量,可千万别跟我一般见识啊!”
那些之前还对我冷嘲热讽的族人,此刻也都围了上来,一张张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
“是啊,小锦,我们早就看出你才是能光大苏家门楣的人!”
“倩倩那丫头就是个败家子,幸亏有你力挽狂澜!”
我看着他们变脸比翻书还快的丑态。
我的目光越过他们,落在了苏倩倩身上。
她输了。
输得一败涂地,体无完肤。
她引以为傲的金钱,在真正的家国大义和文化根脉面前被碾得粉碎。
09
所有的事情,尘埃落定。
田中一雄因商业欺诈和恶意诋毁中华文化,被驱逐出境,并在行业内彻底身败名裂。
苏倩倩则因故意损毁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判处社区服务,并处罚金。
但这只是法律上的惩罚。
对她而言,最大的惩罚,是她亲手将自己从云端拽入了泥潭。
她失去了所有投资,背负了巨额债务,被苏家除名,成了整个京海市上流圈的笑柄。
二叔苏振华一家,也因为她的牵连,被逐出了苏家老宅。
那天,他们灰溜溜地收拾行李离开时,二叔还想过来跟我求情,被我让福伯直接关在了门外。
至于爷爷,他在医院住了一周后,身体并无大碍。
出院那天,他没有回疗养院,而是坚持要回到老宅。
他坐在轮椅上,看着被重新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祠堂,老泪纵横。
他拉着我的手,反复说着一句话:“小锦,苏家交给你,我放心了。”
我没有让他失望。
在国家专项基金的支持下,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修缮了苏家老宅,并将其中的一部分,改造成了一个小型的中式糕点文化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
我做的第二件事,出版了《中华传统面点技艺图鉴》。
我们苏家的金桂团圆,也因此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和喜爱。
每到中秋,订单都如雪片般飞来,甚至远销海外。
但这一次,我们不再是为了什么海外代理权,而是带着文化自信,去展示我们自己的东西。
又是一年中秋。
我依然亲手制作了金桂团圆月饼摆在了祠堂的供桌上。
桂花的香气弥漫在整个老宅里。
典礼结束后,我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
“堂……堂哥是我,苏倩倩。”
我沉默着,没有说话。
“我……我在新闻上看到苏家现在……很好。我……我就是想跟你说声……对不起。”
她的声音里带着哭腔。
“还有……谢谢你。”
我有些意外:“谢我什么?”
“谢谢你……没有赶尽杀绝。”她说,“社区服务的阿姨告诉我,我之所以没被判刑,是因为你向法官提交了一份谅解书。”
在她被宣判前,我去看守所见过她一次。
她穿着囚服,整个人憔悴得不成样子。
看到我时,她没有歇斯底里,只是默默地流泪。
她说她每天晚上都会梦到爷爷被气得栽倒下去的样子。
那一刻,我看到她眼中,属于苏家人的良知。
“好好改造吧。”我当时只说了这么一句。
“堂哥,”电话那头的苏倩倩吸了吸鼻子,“我……我找到工作了,在一家面包店当学徒。”
“虽然很辛苦,但是当我亲手把面粉变成面包的时候,我好像有点明白你当初说的话了。”
“嗯。”我淡淡地应了一声。
“那我不打扰你了。祝你中秋快乐。”
挂掉电话,我抬头看向窗外。
一轮皎洁的明月,高悬夜空。
院子里,福伯正带着一群新来的年轻学徒,分享着新鲜出炉的月饼,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我笑了笑,转身走进厨房。
那里,还有很多面粉,很多桂花,很多属于苏家的,三百年的传承,在等着我。
我拿起案板上的面团,熟练地揉捏起来。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我的手上,也洒在那块“苏氏正宗”的百年牌匾上。
金色的光辉,一如三百年前的那个中秋。
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家好,国好,便是真正的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