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如果你喜欢历史古代类型的小说,那么《笑我全族不中举?三元及第你哭啥》将是你的不二之选。作者“无用一书生”以其独特的文笔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带来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小说的主角张彦勇敢、聪明、机智,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145828字,喜欢阅读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笑我全族不中举?三元及第你哭啥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顶着一群人看私生子的八卦眼神,张彦一点都没被干扰到,依旧笑眯眯地收拾好专心听课。
身份只是入学的敲门砖。
能不能学好,还得看他自己。
只不过听了一天课后,张彦就摸清了方夫子的讲课难度,约等于高中生回来做加减法,降维打击太严重了。
傍晚,日头正在渐渐落下。
学堂里吵嚷声响起,学子们纷纷收拾东西下学,准备回家吃饭。
张彦有点懵,这个时间在现代才上到下午的第二节课,这就放学了?
不再多学一会儿吗?
“彦弟,我们回家啦,明天给你带好东西!”赵家兄弟跟他道别,眼神还雀跃着,迫不及待想跟自家老爹报告这个帮手找得好。
张彦也朝他们挥手:“明天见。”
秀水村,炊烟袅袅。
张彦刚踏进门口,就听见李氏的大嗓门,“彦哥回来啦?等会饭就做好了。”
正在帮忙烧火的张器,刚想伸头喊句义父,才张嘴就被李氏瞪了一眼,张器讪讪地朝张彦吐了吐舌头。
张彦失笑。
王老太太从屋里出来,关切道:“彦哥,若不是你两个兄长离学堂远,你们三个就能一起回家了。咋样呀,学堂里的同窗可好,赵家那三位公子有为难你吗?”
张彦耐心地解释道:“没有的祖母,夫子和同窗都对我很好,赵家三位公子也没有为难我,他们还请我吃了午饭。”
虽然中间有些曲折,但都被他摆平了,张彦习惯了报喜不报忧,反正结局是好的就行了。
王老太太这才松口气,她拉着小孙子进门,庆幸道:“那太好了,给我担心了一整天,就怕你被他们欺负。哎呀,还是咱们彦哥运气好,瞧瞧这出门遇见的都是好人。”
张彦笑着附和:“是,我运气很好,对了祖母,爹和娘呢?”
二叔被族长罚去祠堂读书了没在家,但爹跟娘可没什么事要做,这几日也不是农忙季,家里却没见他们的身影。
王老太太眼神闪躲,磕磕巴巴地胡乱说道:“你爹娘上街去卖猪肉了,那扇猪肉太大了,咱们光吃肉有些浪费,不如卖了换些粮食,这样吃得更久一些。”
张彦点头,确实是这样没错。只是祖母的眼底闪过一丝愁绪,好像不止这么简单。
张彦问道:“祖母,家里出什么事了吗?”
王老太太一怔,慈爱地笑道:“能有什么呀,大人的事小孩不要操心,彦哥只管好好读书,其他事都让我们来解决。”
听她这么说,张彦更觉得有事了。
他朝外张望着,出声道:“我去门口接接爹娘。”说着他将书囊放到了里屋的床上,扭头就朝门口跑去了。
王老太太想喊他,但最终叹了口气没追上去。
村口陆陆续续有村民回来,张彦本想礼貌地喊人,但村里人只觉得张家疯魔,连带着看他的眼神也都是揶揄。
张彦突然觉得,也没必要那么礼貌。
他找了个小石墩子坐下,没多久就看见张登云和刘氏的身影。
祖母说爹娘去换粮食了,可他见爹娘身上并没背多少东西,反倒是刘氏还扶着张登云,一步一步地往村里挪。
怎么回事?
爹虽然眼睛瞎了,可还是能自己走路的。
张彦从石墩子上窜起来,小跑着往村口迎去,“爹,娘。”
刘氏刚哭过,眼睛还是红的。
眼见着小儿子跑来,她飞快擦了擦脸,松开了扶着张登云的手,强颜欢笑道:“彦哥怎么在这,家里还没做好饭吗?”
张彦看着刚哭过的娘,还有眼睛红肿的爹,小心翼翼地猜测道:“娘,是爹的眼睛出问题了吗?”
张登云的眼睛虽然是服徭役的时候瞎了,但瞎了并不代表没有眼部的慢性疾病,瞧这样子恐怕不止旧疾复发这么简单。
但很显然刘氏并不打算跟他一个小孩子讲太多,只是敷衍道:“小毛病,过一阵就好了。”
张登云也冲他笑笑,扯开了话题:“彦哥今日在学堂过得如何,夫子讲得课都能听懂吗?”
“能听懂。”张彦又把话题给他岔了回去,“祖母说您把那些猪肉都卖了,最近粮价上涨,应当能卖一两银子,这个钱够给爹看病吗?”
两个大人被问得哑口无言,他们怕是也没想到小儿子会这么不依不饶。
张登云揉了揉他的脑袋,温和地说道:“回家吃饭吧。”说着跟刘氏进了家门。
张彦抿着嘴唇,看着他的背影,想起了现代的爸爸。
在现代他是人人羡慕的学二代,家里不愁吃穿,也不愁名师教导,可高要求下的压抑也时常让人喘不过气,他必须做到像父母祖辈们一样优秀,才能不被长辈们苛责,才不会看到他们失望的目光。
而张登云这样一个瞎子父亲,没有显赫的家世身份,也没有多深的学问本事,却不会逼他做不想做的事,更不会在他取得成绩后说他还差得远。
短短几日农家生活,却是他长这么大,过得最轻松的时光。
张彦不想失去张登云这个父亲。
小少年沉默着回了房间,进屋摸出了钱袋。
那是他白天从任明谦那赢来的银子。
张瑜虽然也在屋里,但他读书时很专心,此时两只耳朵正塞着棉花、低声默背文章。
张彦背着他往床上一坐,开始数钱。
碎银二两,铜板三十八个。
镇上的少爷们就是阔绰,一个月的午饭钱能赶上张家一年的收成。
可若是卖猪肉的一两银子都不够看病的话,那相差不多的二两银子就会够吗?
张彦扎好钱袋又重新塞回了书囊里,脑子里开始想各种赚钱的办法。
翌日一早,张彦被吵醒。
是张瑜的书本不小心砸到地上,发出了声响。
张彦揉了揉眼,发现窗外天还灰蒙蒙的,而苦学派的张瑜已经开始要读书了,比往常还要早至少半个时辰。
张彦好心提醒他:“哥,再睡会吧,天都还没亮透,这样看书太伤眼睛了。”古代没有眼镜,近视了就真跟半瞎没区别了。
张瑜压低了声音,万分抱歉地悄声道:“你快睡,我小声点,保证不再吵醒你!”
书呆子铁了心要看书,张彦被卷得也不困了,他从床上坐起身问道:“今日为何起这么早?”
难道兄长也知道爹生病的事了?
张瑜尴尬地说:“是镇上要举行一年一度的会课,让各个学堂里十五岁以下的学子切磋学问。夫子们对我寄予厚望,但我怕考不过你们明志学堂,就想着这几天多努努力……”
“会课?”
张彦本来对这种多校联考没什么兴趣,但想起古代这种会考多是由当地的乡绅和私塾联合举办,于是便多问了一句,“考中头筹有奖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