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如果你喜欢阅读历史古代小说,那么一定不能错过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这本小说由知名作家敲敲尼创作,以刘凤为主角,讲述了一段充满奇幻与冒险的故事。小说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让读者们沉浸其中,难以自拔。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377560字,快来一探究竟吧!
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府吏们捧着鎏金漆盒匆匆穿行廊柱间。有人瞥见刺史大人将半匣功劳匀给了未临战阵的同僚,却无人点破这心照不宣的默契。毕竟那奏章最前头,永远烙着刘凤亲笔押印的捷报。
“韩将军。”刘焉忽然按住正要启程的信使,”此去洛阳六百里加急,定要亲奉天子御前。”他说话时眼角余光扫过卢植派来的校尉,暗纹官袍下藏着三方博弈的棋局。
驿道上烟尘骤起。当那支插着赤羽的报捷队伍绝尘而去时,整个幽州都在传诵:五千甲士摧枯拉朽,十数万胡虏溃不成军。酒肆里的说书人拍醒木,将”平阳侯”三字唱得比当年祁连山捷报还要铿锵。
韩忠一行人骑马离开蓟城后,顺道返回锦绣山庄。他将主公的战功与锦绣山庄的喜讯重新讲述,整个山庄瞬间欢腾起来。家家户户门前挂满红灯笼,敲锣打鼓,喜气洋洋。
锦绣山庄的主人——平阳侯刘凤,被视作山庄的守护神。如今这位守护神再次捍卫家园,保护幽州百姓免遭草原胡人侵扰。
甄姜和赵雨听闻刘凤在渔阳前线大获全胜,两人欣喜若狂。
郑玄、甄逸、童渊得知刘凤的战绩,不约而同抚摸着花白胡须,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刘凤既是他们的女婿,又是他们的骄傲。女婿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长辈们自然倍感荣耀。
三位长辈非但没有阻止韩忠的行动,甄逸反而派心腹管家随行前往洛阳城。
如今女婿立下堪比霍去病的显赫战功,若不四处打点,渔阳之战的功劳恐被淡化,甚至化为乌有。
甄家在洛阳城产业众多,可从中取用金银财宝打点朝中大臣。
韩忠并未拒绝甄逸的安排,刘凤本就有意拜访朝中大臣。
古人云: ** 好见,小鬼难缠!
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该花钱时就得花钱。
在锦绣山庄休整一夜后,次日清晨,韩忠一行人策马奔向洛阳城。
五日后,他们终于抵达大汉帝都洛阳城。
抵达时天色已晚,韩忠让甄府管家安排住宿,准备次日前往皇宫汇报渔阳大捷。
安顿完毕后,韩忠与甄府管家悄然离开,各自携带一个大包袱。
二人遵照平阳侯指示,暗中拜访朝中大臣。
洛阳城北区,韩忠与甄府管家立于一座朱门高墙的宅邸前。两人身后堆满金玉宝器。
他们此行的目标并非朝中重臣,而是直奔权倾朝野的宦官之首——十常侍张让。
张让深得汉帝宠信,被天子尊为”阿父”。只要他在御前美言,刘凤的军功便无人能夺。此人虽贪婪成性,却有个好处:收钱必办事。
当朝大将军何进此时仅任侍中兼河南尹,权势未盛。且此人心胸狭隘,若求他相助恐适得其反。至于洛阳世家大族,这些连天子都不放在眼里的门阀,更不会放过打压刘凤的机会。
幸有清流官员尚可倚仗。卢植门下引荐之人,看在郑玄面子也会相助。
夜色渐深,张让正在府中观舞取乐。忽见侍卫匆忙闯入,他不悦呵斥:”慌什么?家里死人了?”
侍卫跪禀:”门外来客,带着满车财宝求见。”
“带财宝来的?”张让骤然起身,惨白面皮泛起红光,急道:”还不快请!”
侍卫飞奔出迎,将韩忠二人引入府中。
片刻之后,侍卫便引着韩忠与甄府管家踏入正厅。
见端坐主位的张让,二人当即躬身行礼:”拜见侯爷!”
这位早已获封彻侯的中常侍抬眼打量来客,见二人气度不凡,便摆摆手道:”免礼。”
待二人直起身子,张让轻叩书案:”深夜造访,所为何事?”
韩忠上前半步:”禀侯爷,我等奉平阳侯之命,特来拜会。”说着与管家同时解下包袱,露出鎏金宝盒置于案上。
张让眼中闪过一丝笑意。这些年来平阳侯进献的珍宝,他可没少受用。
“哎呀,平阳侯也太见外了。”张让捏着嗓子笑道,目光却黏在宝盒上不动。
管家拱手道:”侯爷素来关照我家主公,这些幽州特产聊表心意罢了。”
当宝盒开启的刹那,金光映得张让眉开眼笑:”既如此,本侯便笑纳了。不知平阳侯有何要事?”
张让虽生性贪财,却有个值得称道之处——收钱必办事。
刘凤身为现代人,深谙”朝中有人好做官”的道理,故始终与天子宠臣张让保持良好往来。
韩忠匆忙将渔阳战况简要复述,恭敬行礼道:”我家侯爷知晓朝中某些世家官员对其心怀不满,唯恐他们掩盖侯爷军功。恳请中常侍向陛下如实呈报战况。侯爷不求厚赏,只愿以命相搏的功劳不被抹杀或分食。”
听闻平阳侯率五千铁骑大破十余万鲜卑乌桓联军,张让顿时喜形于色。此刻宦官集团正与百官党争激烈,双方势均力敌。
作为天子近臣,张让深知圣上最忧心的正是渔阳战局。如今捷报传来,若由他禀明圣上,必能令龙颜大悦,既可打压百官气焰,又能为自己谋取晋身之阶。况且刘凤能获今日爵位,他张让也算举荐有功。
张让扯着尖细的嗓音笑道:”好好好!平阳侯真乃少年英雄,解我幽州边患。二位放心,禀报捷报之事包在咱家身上,定叫陛下知晓将士们用性命换来的功劳,岂容他人染指?”
见张让应允,韩忠与甄府管家如释重负。韩忠又补充道:”还望中常侍尽快呈报捷报。”
(
因朝廷派兵增援渔阳前线,北军统帅卢植派遣亲信返回洛阳报信。若让百官集团抢先向皇帝奏报战功,恐对主公不利。
卢植使者随行抵京,同样为报渔阳捷报。如今宦官与朝臣争权激烈,若让文官集团先行禀告天子,恐令张让迁怒主公。韩忠遂将实情禀明。
听闻卢植派人回京,欲使文官集团抢功,张让霎时面沉似水。他冷笑道:”那群世家官员休想得逞!此事交由咱家来办。”
韩忠二人行礼告退后,张让独坐沉思。渔阳捷报事关重大,绝不能让朝臣抢先。不多时,他心生一计,决意明日早朝时当众奏捷。
翌日拂晓,张让疾驰入宫。他打算在崇德殿早朝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呈报战功。至寝宫时,正撞见天子与宫娥嬉戏。
“父亲今日为何来得如此早?”刘宏侧首露出诧异神情。
“老奴思念陛下天颜,特意提早前来侍奉。”张让满脸堆笑,皱纹如同绽放的菊花,娴熟地奉上谄媚之词。
“父亲有心了。”刘宏漫不经心地应着,继续与身旁宫女嬉戏调笑。
约莫两刻钟后,张让躬身低语:”陛下,早朝时辰将至。”
“又要去那乏味的朝会!”刘宏顿时皱起眉头,像个闹脾气的孩童般抱怨道。
张让为天子更衣时尖声劝慰:”待朝会结束,老奴陪陛下去西园街市玩耍可好?”
“届时记得提醒朕提防奸商。”刘宏舒展双臂任由侍从更衣,脸上已浮现期待之色。
身着朝服的刘宏在侍从簇拥下向崇德殿行去。
殿内传来尖亢的通报声,刘宏在张让搀扶下坐上龙椅,慵懒地打着哈欠:”众卿若无要事启奏,朕还要去西园经商呢。”
这番荒唐言语令群臣几乎气结。
“请陛下慎言!”立刻有大臣出列谏言。
“望陛下 ** 逐宦,勤政爱民!”另一名官员紧接着进谏。
殿中很快响起此起彼伏的劝诫声,朝臣与宦官互相攻讦,正经国事反倒无人问津。
(
百官中与卢植交好的多为清流一派,这些官员在朝中职位并不显赫。
眼见宦官集团与世家大臣争执不休,清流官员不便插话,只得默立旁观。
端坐龙椅的刘宏面色阴沉,俯视着殿下争吵不休的臣子们。
“尔等整日指责朕疏于朝政,罔顾黎民。可尔等食君之禄,又有何安邦定国之举?”
“尔等所谓的辅佐朝政,就是让朕每日在崇德殿上观赏这场争权夺利的闹剧吗?”
刘宏怒拍龙椅扶手,猛然起身戟指群臣。
“臣等罪该万死!”正在争执的百官闻声吓得跪伏于地,连连叩首。
侍立一旁的张让见皇帝震怒,心中暗喜:”良机已至!”
他立即跪伏在龙阶前奏道:”启禀陛下,老奴有要事启奏。”
刘宏重新落座,侧首问道:”阿父请起,有何要事?”
“谢陛下恩典。”张让谄笑着起身,”老奴是来给陛下道喜的,天大的喜讯啊!”
听闻此言,刘宏转怒为喜,暗自揣度:”莫非又要进献珍奇异宝?或是绝世 ** ?”
越想越是心痒,刘宏急不可待地拍着龙椅扶手催促:”阿父快说,究竟是何种喜事?”
殿下群臣也都抬头张望,想看看这阉人又在耍什么把戏。
一百四十九
见天子与满朝大臣都盯着自己,张让脸上不禁浮现得意之色,赶忙躬身奏道:”启奏陛下,昨夜老臣回府时,恰在街上遇见几位故人。
这些正是平阳侯派来报捷的使者,专程来洛阳向陛下报喜。
陛下,渔阳前线大获全胜!平阳侯未等洛阳北军驰援,亲率五千精骑击溃十多万鲜卑乌桓联军,一举解除幽州危局。
陛下,这岂不是天大的喜讯?难道不该为陛下庆贺吗?”
崇德殿内,刘宏与文武百官听完张让奏报,瞬间陷入震惊,整个大殿鸦雀无声。
先前君臣还在为胡虏犯边忧心忡忡,即便派出北军精锐驰援,众人仍担心难以抵挡二十万胡骑。
纵是再昏庸的君王,也盼着江山稳固啊!
刘宏激动得面色潮红,急声追问:”阿父!这渔阳大捷究竟怎么回事?平阳侯真用五千骑兵打败了十多万胡人?”
张让那张老脸笑开了花,尖着嗓子答道:”回陛下,老臣听说胡人准备大举进犯时,平阳侯主动向幽州刺史请战,要率军驰援渔阳。
陛下还记得吗?幽州刺史刘焉大人还上表,举荐平阳侯刘凤为破虏将军呢!
平阳侯带着四千精骑和临时抽调的一千幽燕轻骑,外加五千步卒,共万人开赴前线。
而他亲率五千骑兵先行,在渔阳城北与胡虏展开激战,结果杀得十多万胡人溃不成军!
至于具体战况,老臣也不太清楚。
不过平阳侯的报捷使者已在宫外候着,陛下可要传召?”
【朝堂惊变】
张让躬身进言:”陛下若想知晓渔阳战况,何不召见相关将领亲自问询?”
满朝哗然,群臣震惊。五千铁骑竟能击溃二十万草原大军?数名世家官员率先出列,向着金銮宝座上的天子高声道:”启奏陛下,此等战报实属荒谬!定是有人欺瞒圣听,恳请陛下严惩谎报军功之人。”
这些世家重臣素来与皇族势力不睦。自平阳侯刘凤自贬身份经商以来,更遭其轻蔑——虽则各大世族暗中也经营商道,但总归是假手于仆役操持。
多年来,世家极力压制皇族人才。除宗正卿一职必由宗室出任外,皇族子弟最高不过官至刺史。如今听闻刘凤竟在渔阳立下堪比霍去病的战功,众臣自是嗤之以鼻。莫说此事荒诞,纵使属实,他们也决计不会容许皇族势力再度坐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