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机
一个莫得感情的推书机器

第3章

温家别院的庭院里,几株晚桂开得正盛,细碎的金蕊落满青石小径,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甜香。沈砚之正与顾衍查看暗影军的训练图谱,图谱上密密麻麻标注着战术阵型与攻防要点,是两人近半年来反复推演的成果。忽然,院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苏墨手持一份明黄色的驿报,神色激动地闯了进来:“殿下!京城急报!皇上六十大寿将于下月十五在宫中设宴,诏令天下藩王宗亲回京贺寿!”

沈砚之手中的毛笔“啪嗒”一声落在宣纸上,晕开一团墨痕。他猛地抬头,眼中闪过震惊与狂喜,随即又迅速归于平静。六十大寿……这三个字如同一道惊雷,劈开了他蛰伏多年的等待。十年了,自从被魏后以“身染恶疾需静养”为由送出京城,他便再也没有踏足过那座金碧辉煌的牢笼。如今,父皇的寿辰成了天赐的契机,让他得以名正言顺地重返权力中心。

顾衍也放下手中的图谱,语气难掩兴奋:“殿下,这是老天爷给我们的机会!只要回到京城,我们就能在寿宴上揭露魏后和赵承煜的阴谋,为顾家平反!”

“急不得。”沈砚之抬手按住顾衍的肩膀,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魏后心思缜密,寿宴必定戒备森严。我们若贸然行事,不仅无法扳倒他们,反而会打草惊蛇。”他走到窗前,望着庭院中飘落的桂花瓣,思绪飞速运转,“首先,我必须以‘尽孝’之名上书请求回京,姿态要谦卑,言辞要恳切,不能让魏后察觉到任何异样。”

苏墨点头附和:“殿下说得对。魏后一直视您为眼中钉,若您表现出丝毫野心,她定会在皇上面前进谗言,阻止您回京。我们要让她觉得,您只是个念及父子亲情的病弱亲王,对她构不成威胁。”

沈砚之转身回到书案前,铺开宣纸,提起毛笔。他深吸一口气,笔尖落在纸上,字迹清隽有力却带着几分刻意为之的虚弱:“儿臣沈砚之谨拜父皇陛下……自离京以来,儿臣日夜思念父皇,每念及当年承欢膝下之景,无不泪湿衣襟。今闻父皇六十大寿,儿臣虽身染微恙,行走需人搀扶,却难忍孝心拳拳,恳请父皇恩准儿臣回京贺寿,一睹父皇龙颜,略尽人子之责……”

写到“身染微恙”时,沈砚之特意停顿片刻,想起三年前寒潭解毒后刻意维持的苍白面色,想起温舒然为他配制的“体虚药”——服用后会让脉象略显虚浮,却对身体无害。这些年,他正是靠着这“病弱”的伪装,才让魏后放松了警惕,得以在江南安心积蓄力量。

书信写罢,沈砚之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任何破绽,才盖上自己的亲王印玺。他将书信递给苏墨:“立刻派亲信快马送往京城,务必在三日内交到父皇手中。另外,让云舒在京城密切关注皇上的反应,一旦有消息,立刻回报。”

“是,殿下!”苏墨接过书信,转身匆匆离去。

接下来的三日,沈砚之如坐针毡。他每日都在庭院中踱步,时而望着北方京城的方向,时而翻阅温舒然送来的后宫情报。温舒然在信中说,魏后得知皇上寿辰诏令后,立刻召集赵承煜和党羽商议,似乎在谋划着什么,还特意让人加强了太医院的戒备,对出入宫的医女盘查得格外严格。

“魏后肯定是在防备我们。”顾衍担忧地说,“万一皇上不准许殿下册京,我们的计划就全泡汤了。”

沈砚之摇摇头,语气坚定:“不会的。父皇虽然对我有所疏远,但父子亲情尚在。他六十大寿,最希望的就是儿女绕膝,共享天伦。我以尽孝为由请求回京,他没有理由拒绝。”话虽如此,他心中却依旧有些忐忑。胤文帝性格多疑,又被魏后蒙蔽多年,谁也无法预料最终的结果。

第四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庭院时,苏墨终于带着京城的回信回来了。他满脸喜色,手中高举着一份明黄色的圣旨:“殿下!皇上准奏了!皇上不仅恩准您回京贺寿,还特意赏赐了您一匹千里马和十名御前侍卫,护送您回京!”

沈砚之心中的巨石终于落地,他接过圣旨,展开一看,上面的字迹龙飞凤舞,正是胤文帝的亲笔:“朕念及父子之情,准尔回京贺寿。沿途需保重身体,切勿劳累。钦此。”短短几句话,却让他眼眶微微湿润。十年了,他终于可以再次回到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京城。

“太好了!殿下!”顾衍激动得浑身发抖,跪倒在地,对着京城的方向重重磕了三个响头,“父亲,孩儿终于可以回京城为您平反了!您在天之灵,一定要保佑我们旗开得胜!”

沈砚之走上前,将顾衍扶起:“顾衍,这只是第一步。回到京城后,我们更要小心谨慎。你继续留在江南训练暗影军,将剩余的五百名暗影军分成两队,一队由你率领,驻守鹰嘴崖营地,随时准备接应我们;另一队则由副统领带领,乔装成商队,分批潜入京城,在城外的清风客栈待命。”

“属下明白!”顾衍郑重点头,“殿下放心,属下定会做好部署,绝不让您在京城孤立无援。”

接下来的日子里,沈砚之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归京事宜。他命人挑选了江南最具特色的特产——杭州的丝绸、苏州的刺绣、景德镇的瓷器、黄山的云雾茶,还有温舒然亲手制作的桂花糕和桃花酥,装了满满十辆马车。这些特产不仅是给父皇的寿礼,也是用来拉拢朝中官员的筹码。

温舒然也从宫中请假回来,为沈砚之准备行装。她将一瓶瓶特制的解毒药和疗伤药小心翼翼地放进沈砚之的行囊,又为他缝制了一件内甲,内甲由细密的蚕丝和精铁打造而成,轻便却能抵御刀剑。“殿下,京城危机四伏,魏后肯定会暗中加害于您。这件内甲您一定要贴身穿着,这些药也要随身携带,万不可大意。”温舒然的眼中满是担忧,语气中带着一丝哽咽。

沈砚之握住温舒然的手,轻声安慰道:“舒儿,我知道你担心我。但你放心,我一定会保护好自己。你在宫中也要多加小心,继续收集魏后的情报,我们里应外合,定能扳倒他们。等我在京城站稳脚跟,就立刻接你出宫。”

温舒然点点头,强忍着泪水:“殿下,我等着你接我出宫。你一定要平安回来。”

出发前夜,沈砚之在书房中召见了苏墨。苏墨手中拿着一份京城官员的名单,上面详细记录着每位官员的背景、派系和与魏后的关系。“殿下,这是云舒姑娘整理的京城官员名单。朝中官员分为三派:一派是魏后的亲信,约占半数;一派是中立派,谁强就依附谁;还有一派是忠于皇上的正直官员,约有二十余人,他们对魏后的专权早已不满,只是敢怒不敢言。”

沈砚之接过名单,仔细翻阅着:“这些正直官员是我们可以争取的对象。你在回京的路上,先派人暗中联络他们,向他们表明我的心意,看看他们是否愿意支持我。”

“是,殿下!”苏墨应道,“另外,云舒姑娘传来消息,魏后已经在京城安排了人手,准备在您回京的路上刺杀您。我们必须多加防备。”

沈砚之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我早料到魏后会有此一招。苏墨,你挑选五十名暗影军精锐,乔装成随从,与我们一同回京。另外,让顾衍派来的那队暗影军在沿途暗中保护,一旦遇到刺杀,立刻出手反击。”

“属下明白!”苏墨领命而去。

次日清晨,沈砚之身着亲王服饰,头戴金冠,在苏墨和五十名暗影军的护送下,踏上了归京之路。马车缓缓驶出江南农庄,流民们纷纷前来送行,他们手中拿着鲜花和水果,眼中满是不舍和期盼。“殿下,您一定要平安回来啊!”“殿下,我们等着您为我们做主!”

沈砚之掀开马车窗帘,向流民们挥手致意:“乡亲们,你们放心,我一定会平安回来的。江南是我的家,你们也是我的亲人,我绝不会让你们受到伤害。”

马车渐渐远去,消失在江南的烟雨之中。沈砚之靠在马车的软榻上,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景色,心中思绪万千。十年前,他被魏后陷害,狼狈地离开京城;十年后,他带着江南的势力和满腔的仇恨,重新踏上这条归乡之路。京城,这座承载着他太多回忆和恩怨的城市,即将迎来一场暴风雨。

归京的路途漫长而艰险。行至半途,当马车经过一片茂密的树林时,突然从林中冲出一群蒙面刺客,他们手持刀剑,凶神恶煞地向马车扑来。“保护殿下!”苏墨大喝一声,率领暗影军冲了上去。暗影军队员们个个身手矫健,与刺客展开了激烈的搏斗。

沈砚之坐在马车中,透过车窗向外望去。他发现这些刺客的身手十分了得,招式狠辣,不像是普通的江湖杀手,倒像是军中的精锐。“魏后真是下了血本,竟然派禁军来刺杀我。”沈砚之心中冷笑,从怀中取出温舒然给他的迷魂针,准备随时应对突发状况。

战斗持续了半个时辰,最终暗影军凭借着精湛的武艺和默契的配合,将刺客全部歼灭。苏墨走到马车前,手中拿着一枚刺客掉落的令牌:“殿下,您看,这是禁军的令牌。魏后果然派了禁军来刺杀您。”

沈砚之接过令牌,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好,很好。魏后越是急于杀我,就越说明她心虚。苏墨,将这些刺客的尸体和令牌收好,回京后,这就是指控魏后的证据。”

“是,殿下!”苏墨应道,让人将刺客的尸体和令牌妥善处理。

经历了这场刺杀,沈砚之更加谨慎了。他命人加快了赶路的速度,同时让暗影军加强了戒备。接下来的路程中,虽然没有再遇到大规模的刺杀,但小规模的骚扰却接连不断,幸好都被暗影军一一化解。

半个月后,沈砚之的车队终于抵达了京城郊外。远远望去,京城的城墙高耸入云,朱红的大门上钉着鎏金铜钉,威严而肃穆。十年未见,京城依旧繁华,却也依旧充满了危机。

“殿下,前面就是永定门了。”苏墨指着前方的城门说,“皇上派来的御前侍卫已经在城门等候迎接您了。”

沈砚之整理了一下服饰,深吸一口气,掀开马车窗帘。只见永定门前,十名御前侍卫身着铠甲,手持长枪,整齐地站在那里。看到沈砚之的马车驶来,为首的侍卫长连忙上前躬身行礼:“属下参见沈殿下!皇上命属下在此等候,迎接殿下册京!”

“有劳侍卫长了。”沈砚之语气平淡,心中却十分警惕。他知道,这些御前侍卫中,说不定就有魏后的眼线。

车队缓缓驶入永定门,京城的繁华景象尽收眼底。街道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两旁的店铺鳞次栉比,叫卖声此起彼伏。沈砚之看着这熟悉的景象,心中百感交集。这里是他出生长大的地方,也是他噩梦开始的地方。

车队行至王府街时,沈砚之看到了自己的亲王府——端王府。端王府早已被魏后派人查封,府门前杂草丛生,朱红的大门也已褪色,显得十分破败。沈砚之眼中闪过一丝痛惜,却没有停下马车。他知道,现在还不是收回王府的时候。

车队最终停在了皇宫外的东华门前。沈砚之走下马车,在御前侍卫的引领下,向皇宫内走去。皇宫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与江南的素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沈砚之小心翼翼地走着,每一步都格外谨慎。他知道,从踏入皇宫的这一刻起,他就已经进入了魏后的视线,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悄然打响。

来到太和殿前,沈砚之整理了一下服饰,跪倒在地:“儿臣沈砚之,参见父皇陛下!儿臣不孝,十年未能在父皇身边尽孝,请父皇责罚!”

殿内传来胤文帝苍老而威严的声音:“皇儿平身。朕知道你身染微恙,能回京贺寿,已是一片孝心。快抬起头来,让朕看看你。”

沈砚之缓缓抬起头,望向殿上的胤文帝。十年未见,父皇苍老了许多,头发已经花白,脸上也布满了皱纹,但眼神依旧锐利。他的目光落在沈砚之身上,带着一丝审视和复杂。

“父皇,儿臣在江南日夜思念您,今日终于能再次见到父皇,心中万分激动。”沈砚之语气哽咽,眼中泛起了泪光。这泪水一半是真心,一半是伪装。他知道,只有表现出足够的孝心,才能让父皇放下戒心。

胤文帝看着沈砚之苍白的面色和憔悴的模样,心中涌起一丝愧疚:“皇儿,这些年委屈你了。在江南过得还好吗?身体好些了吗?”

“多谢父皇关心。儿臣在江南过得很好,有温家的悉心照料,身体也渐渐好转了。”沈砚之说,“儿臣特意为父皇带来了江南的特产,希望父皇能喜欢。”

“好,好。”胤文帝点点头,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来人,将沈殿下带来的寿礼收下。沈殿下一路劳累,先去偏殿歇息,明日再入宫参加寿宴。”

“谢父皇!”沈砚之再次跪倒在地,磕了一个头,然后在太监的引领下,向偏殿走去。

走出太和殿,沈砚之心中松了一口气。他知道,他已经成功迈出了第一步。但他也清楚,这只是开始。明日的寿宴,才是真正的考验。魏后和赵承煜绝不会善罢甘休,他们一定会在寿宴上给他设下重重陷阱。

来到偏殿,沈砚之刚坐下,苏墨便匆匆赶来:“殿下,云舒姑娘派人传来消息,魏后和赵承煜正在后宫商议,说明日的寿宴上,他们要给您‘一个大大的惊喜’。”

沈砚之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我倒要看看,他们能给我什么惊喜。苏墨,通知暗影军做好准备,明日寿宴上,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要确保我的安全。另外,让云舒和那些正直官员做好准备,一旦魏后发难,就立刻站出来揭穿他们的阴谋。”

“是,殿下!”苏墨应道,转身离去。

沈砚之坐在偏殿的软榻上,望着窗外的夜空。月亮渐渐升起,洒下清冷的光辉。他知道,明日的寿宴,将是一场决定他命运的较量。他已经准备好了,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要勇往直前,为母亲和顾家平反,铲除魏后和赵承煜这两个奸贼,还天下一个清明。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